《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11078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学习目标】 1、单元目标: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本课目标: (1)了解鲍照及创作背景 (2)把握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掌握比兴的诗歌创作手法,【学法】 一读诵读,读出情感。 二解解释感情生发的缘由。 三析用何种方法来表达情感。,【一读】,自读诗歌 体会情感,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 照,【二解】,小组研讨 共解诗意,任务一:写出对诗歌的理解性翻译 任务二:提

2、出问题,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自读创新设计“知识卡片”,“知人”看鲍照 “论世”看背景,才学出众,但家世寒微,大多做小官。,南北朝,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 照,认命,消极,反问,不平,借酒浇愁,忧伤,反问,转折,悲愤,“不敢言”,无奈、矛盾、痛苦、忍辱负重,诗歌抒发了诗人 什么情感?,【三析】,开头两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在全诗中有何作用?,比 兴,关于比兴: “比”,即比喻;“兴”就是起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

3、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用平地上的水因地势不同向四面八方流动,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本诗如何运用比兴的?,主旨概括:,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以及身为士人的无奈和忍辱负重。,【达标训练】 比较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和李白行路难(其一)异同。 (提示:从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内容同都写到了世事艰难,人生坎坷 情感异鲍诗虽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李诗李诗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但展现的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在“行路”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难”,我们该向谁学习呢?,课堂小结,1、目标重现: (1)了解鲍照及创作背景 (2)把握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掌握比兴的诗歌创作手法 2、课堂学习小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