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582503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说课稿 参赛选手:8号二0一三 年 十一 月农业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8号选手,今天我说课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本课时是第一课时(转身走向黑板,写出课题和编号)。接下来,我会从透析教材、优选教法、指导学法、设计教程、教学评价等5个方面加以说明。一、透析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教材有两个框题:一是农业及其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四个主要部门,探讨农业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以揭示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农业的地区分布,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的东西及南北差异,来引导学生探讨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例如:地形、降水、温

2、度带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打下基础。本课时教材共包含了2个地图、2篇阅读材料、4幅图片和5个活动题。教材通过P92活动题1来让学生思考农业与生活的关系,告诉学生农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动题2通过阅读分析图4.8和图4.9让学生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明确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通过P95三个活动题并结合图4.12来帮助学生分析地形、气候与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关系,并理解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在预习中一看就懂的知识例如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不同部门,不在课堂过多讲解,把课堂重点放在了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的分析上。(二)教学目标综上所述,并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

3、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2、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方法目标1、 通过阅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分布图,能指图说出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种类及耕作制度的南北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 源的观念。 二、优选教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

4、读材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法,对比归纳法和图表分析法,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三、指导学法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指导:1、 主体性学习 2、体验性学习 3、发现性学习 4、探究性学习 5、合作性学习 6、建构性学习四、设计教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教学。 “激兴趣 现问题” “识农业 说农业” “说差异 找原因” “读图文 善归纳”(一)激兴趣 现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

5、老师,所以我采用多媒体展示“数字中国”及设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和“国庆60周年农业方队”导入新课。目的唤醒学生对农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去感受农业的重要性。农业及其重要性业与我们 (二)识农业 说农业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90的四幅图,知道农业部门的构成以及各部门的生产特点。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你的早餐吃了什么?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需要农业吗?生产与农业有什么关系吗?请举出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

6、的基础产业。通过总结归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农业的地区分布业与我们(三)说差异 找原因通过观察“舌尖上的中国”等图片,分析所展示的地理事物主要分布的地区,初步认识我国农业存在地区差异。【内容选择】:将学生按照座次自然分成东部和西部两组,再将东部组分成南方和北方两部分,所以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由西到东、自南向北两条旅游路线。【活动过程】:1、划分三个小组。 2、提供旅游路线和图文资料,地图如:降水量分布图、地形东北平原:旱地,半湿润区,中温带,一年一熟,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图、干湿区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图片如:东西部美食图片、南

7、北方水田旱地图片等供学生选择使用。 3、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同学可注意观察旅游行走的路线、选择适合的地图及其介绍是否正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利用图、视频适当穿插加以点拨。【设计意图】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突破难点我采用读图仿写的形式来化难为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同时,也贴近学业水平考试的实际和要求。(四)读图文 善归纳首先让学生明确东西部和南北方的农业地区差异界线。用填示意图的形式进行总结归纳。【设计意图】进一步树立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思想,加深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8、。5、 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在“识农业 说农业”环节中,我重视基础知识方面的评价;在“明差异 析原因”环节中,我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等方面的评价;在“读图文 善归纳”环节中,我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同时,我还特别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例如:在学生自评环节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建构“知识能力情感”体系,我引导学生用如下总结语进行总结:(我学会了 我经历了 我发现了 我理解了 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总之,我在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正

9、能量,积极引导学生真正的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6、 补充说明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也创造了以世界不足10%的耕地让占世界约20%的人口丰衣足食的奇迹。我们用勤劳和智慧打破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神话,我们也有信心将我们脚下的这片神奇土地再完好无损地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五千年! 【板书设计】(略)附:农业(1)地理导学案一份课题4.2 农业(1)主备孙元金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认识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2、

10、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数字中国”并设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预习导学】(自学教材P9095,注意:读、写、指、划。)知识点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的概念:农业的劳动对象是 ,获取的劳动产品是 。2.农业部门: 、 、 、 等部门。3.农业地位:国民经济的 产业。知识点二:农业的地区分布1. 西部地区以 业为主,这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 、 、 、 。 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多分布在有水源的 、 和 地区。2.东部地区(1)东部地区是我国 、 、 主要分布地。(2)种植业主要分布于 (地形)地区,以 一线为界,北方以 为主,主要种植 等;南方以 为主,主要种植 、 等。(3) 林业主要分布在: 、 、 地区。(4) 渔业主要分布在: 、 地区。 组长评价: 合 作 探 究生笔记(师复备)互动一:东西部差异1、在右图中描出400mm等降水量线。2、标注我国的四大牧区。3、思考:东西两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差异? 互动二:南北方差异1、 在下图中描出秦岭淮河一线。2、 标出:种植业(水田、旱地)林区、 渔业的主要分布地。 3、以东北平原为例,仿写其他地区。4、思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差异?【我的疑问】: 达标反馈地理填充图册及多媒体课件习题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