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关于作者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1617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关于作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项脊轩志》关于作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关于作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关于作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作者1.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八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

2、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创作,包括学术赠序、杂记、墓志铭等。其中杂记50篇是他的创作精华,而那些写自己的杂记,亲切生动,价值尤高。归有光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清代散文的主

3、流是桐城派。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一座桥梁。但这个评价是不符合实际的。 2. 归有光(15071571),明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举人,八次参加会试,均未中。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定亭江上,读书讲学,门徒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始举进士,授长兴知县,后调顺德通判,再荐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卒于官。有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别集十卷。于文不满意“七子”之风,认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斥主张“文

4、必秦汉”的文坛主将王世贞为“妄庸巨子”,讥笑他们抹煞唐、宋两代散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王世贞晚年对其批评也表示折服。与王慎中、茅坤同被称为“唐宋派”。散文受司马迁、欧阳修影响,并自有特色,文笔简洁,善于叙事,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且充满真挚感情,深受时人推重。项脊轩记、寒花葬志是其代表。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推“震川为明文第一”。但其作品也有不少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下品,内容枯燥乏味。3.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迄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已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倅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觝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