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470592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草稿1210)(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警察学院“十三五”教育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年)(草 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等文件精神,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加快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公安本科院校建设,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学院发展的成绩与形势“十二五”是学院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院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党委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实现了“升本”夙愿,办学能力和核心竞

2、争力显著增强,为建成国内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公安本科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成绩1.加快推进内涵建设,学院事业长足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内涵建设发展,大力推进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实现专科向本科的转型发展。2015年,经教育部、教育厅审核评估,学院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两个专业学士学位授权。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在6000人,新增校舍面积4299.77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达到18.33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值2653.09万元,总值达到7224万元;净增图书

3、5.08万册,馆藏图书达到63.6万册。2.加速学科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完善。新增治安学、监狱学、交通管理工程和网络安全与执法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司法工作及队伍建设紧密对接、体现学院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获批公安部首批重点专业建设点。3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校局合作扎实推进,学院与省厅联合成立“校局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部各类竞赛,获奖50余项。2012年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学生竞赛的四个比赛项目中获三个单项第一,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13年,在

4、教育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是唯一一所进入决赛的专科学院。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专任教师由317人增加到334人,其中,副高职以上教师达到124人,占教师总数的36.2%;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由139人增加到213人,占教师总数的62%。学院“双师型”教师共计20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7%,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双师型”教师97人。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省公安厅等18名院校教授、一线专家为我校客座教授。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获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人获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人获全国公安系统公安教育训练优秀工作者,3人

5、获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院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 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1人获“大连市首批突出贡献专家”。5重视科研研究,教研科研成果丰硕。2012年获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4年获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编公安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6部,副主编、参编37部;获公安部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1项、获公安厅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公安部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2项;成功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公安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得

6、省部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66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获省部科研成果10奖,市厅级科研项目94项,发表论文1117篇,其中国际检索EI 、SCI、ISTP论文53篇,出版著作40部。6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取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10项,部分专利产品推广到地方公安机关。2011年自主研发的“全国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技术平台开通,且已在全国建立省级分院30多个。目前,“全国公安网院”累计访问量突破千万次,各省分院访问总量超过2.4亿次。依托“全国公安网院”开展各类培训130余期、31000余人,各省分院开展培训2000余期、170余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政府部门学习型网院。辽

7、宁明鉴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部训练科技应用研发中心也相继在辽宁警察学院揭牌成立,将辽宁警察学院的服务功能和面向推向新高潮。7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自筹和利用上级拨款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相继建成计算机取证实验室、指纹自动识别实验室、道路交通工程实验室、物证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实验室,建有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网络安全辽宁实训基地等训练基地,建立了43个校外教学和实习基地,与大连市公安局共建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申建“辽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学院教育厅“物证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辽宁省教育厅评估,促进了

8、高层次科研项目研究。8重视公安民警培训工作,服务面向更加深远。创新民警训练模式,构建了“六面一体”教育训练体系建设模式,训练规模逐年扩大。2011以来,共承训民警4万多人次,年均培训8000多人次,涵盖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各警种、公安部警务实战教官训练等方面的入警训练、专业训练、晋升训练、发展训练和应对训练。采取送教上门、干部互派、交流考察、专题培训等方式,与对口支援单位宁夏、安徽和江西省进行合作,为西部地区培训了8期、300余名公安民警,参与公安部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教官团赴新疆送教活动,训练基地的作用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9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重点,不断提升依

9、法治校能力,学院民主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稳定、后勤保障、民生工程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进步。制定学院章程和综合改革方案并顺利通过核准。全面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学院建设发展实际,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共废止17项、修改完善95项、新建立6项制度,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民主管理不断完善。(二)学院“十三五”发展的形势“十三五”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公安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也是学院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以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对深化公安工作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需要公安高等教育和公安院校在公安工作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院面临合格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要求。学院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抓住机遇、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为实现国内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公安本科院校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看,我院“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良好,主要发展指标预期完成,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院转型发展等办学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和改革意识与当前高等教育和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改革发展的步伐还有差异;学院公安

11、类人才招录培养与公安机关招警用警协调机制还有待建立,课程设置与警务实战联系不够紧密,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升;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局合作办学、学院内部治理等改革有待推进;与学院转型发展的多元需求相比,基本办学条件改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教育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缺少资金支撑,办学经费紧张仍是制约学院发展的重要瓶颈。二、学院“十三五”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

12、建设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协同育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在推进省域公安工作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改革与发展,把学院建设成以普通公安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公安学历教育与公安民警培训并重发展,学科建设有优势、人才培养有特色、科研成果有影响、社会服务有成效的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公安本科院校。 2.具体目标办学条件目标。2016-2018年,进一步稳定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专科向本科的平稳过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合格评估

13、。办学层次目标。2016-2020年,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实现由专本教育专本硕教育本硕教育的阶段性发展。(三)发展思路以服务公安工作为使命。进一步强化服务公安工作、服务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识,围绕深化公安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建设高端智库;围绕公安队伍建设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院服务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坚持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确立应用警务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是学院中心工作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稳定办学规模,将学院发展重点凝聚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以强化特色为重点。以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为切入点,立足于自身优势凝

14、练、强化办学特色,组建相应的教学、学科研究团队,争取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在改革创新中培育新的办学特色,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学院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协同发展为路径。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创新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以校局合作、教研融合推动学院教育训练、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三、学院“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特色发展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扎实

15、学科专业基础,凝练学科专业方向,重视学科内涵建设,通过院校合作、校局合作等统筹学科专业建设资源,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为生长点,促进与法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逐步压缩、清理专科专业、非公安专业,到2020年,本科专业总数达到11个;依托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三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能力教育和警务技能训练,彰显专业办学特色。至2020年,1-2个学科处于全国同类学校领先水平,培育1-2个部级重点专业。 (二)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工作主动适应省域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及时

16、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校局合作等,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应用警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教学研究,以科研反哺教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支撑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建设与公安队伍建设需求对接机制;专题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大类招生、“工学结合”试点工作,实现公安教育训练和公安工作的无缝对接,探索校局合作的新模式。(三)以统筹兼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加大师资队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学科方向带头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公安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深化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岗位聘用管理改革,建立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以“双千计划”为契机,以辽宁省校局合作工作机制建立为依托,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