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454447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创造学思想录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第 _周,星期_ _教学内容创造学思想录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2、了解“思想录”这种形式的特点。教学重点把握思想录中的基本精神。教学难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你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示。二、研读课文这篇课

2、文是思想录,作者想到了一点写一点,记录了思想的火花,有的来自小故事,有的来自名人名言,有的来自生活感触。1、读了全文之后请你试着说说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讨论并归纳:提示: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也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亚历山大。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建筑师。讨论并归纳:亚历山大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求异性,对常见的、惯用的做法持分

3、析的态度。他的求异性表现在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的解决。亚历山大使人们从习惯性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的思维具有变通、独特的特性。其实这则有关亚历山大的寓言也折射出与哥伦布竖鸡蛋一样简单而浅显的道理。 将无用的锯末变为有用的引火燃料,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发明者将观察到的事物和已有知识或假说联系思考,把锯末与引燃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特异性、重复性加以比较,发现其必然联系、本质现象。只有独具慧眼、观察敏锐,洞识其潜在意义,才能抓住时机,作出创造。 飞机场上人来人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万国时装展

4、。做为时装设计师在这里他才会有活跃的灵感,这时人脑以最优越的功能,加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骤然活跃,思维特别敏锐,情绪异常激昂。在绿地间铺设人行道的做法是逆向思维,它突破了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常是先铺道再走人,现在是先走人,根据人常走的轨迹及路的宽窄来铺设人行道,既优雅自然,又满足了行人的需要。设计者在思维过程中把注意力转到外部因素,从而找到问题限定条件下的常规方法之外的新思路,也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思维流向从侧面去扩展和推广或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如下的特点: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

5、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3、“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中的“箱子”指什么?“箱子”指的是难以突破的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它使人们难以突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找到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 4、“看到画面之外”的“画面”在广泛意义上指什么?“画面”指直接呈现在眼前的可触可感的现象。“画面之外”指的是现象所反映的一些本质属性。铁轨火车是眼前所见之物,而“市场”、“竞争”、“分享”、“相聚”、“交流”是这个“画面”之外的东西。 5、试根据课文内容,将“使用你的想象力”这个小标题修改得更加切题。可以改为“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或“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等。三、拓展延伸1、组织讲述生活中的创造性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故事的主题,讲述概括。2、引导、评价交流、评价四、课堂小结从课文八个片断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希望大家在生活学习中能融会贯通,逐渐把握其基本精神。五、布置作业模仿文章,整理自己的故事,整理,写作。六、板书设计创造学思想录积极的求异性创造性思维 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教学反思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