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74323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烧和灭火灭火和防火课后微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灭火和防火班级_ 姓名_ 学号_1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B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所以CO2是酸3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电

2、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图书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4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档案材料着火,可用液体二氧化碳扑灭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下楼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5 根据生活经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运动出汗之后,可适当饮用食盐水C做馒头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纯碱D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煤气灶是否漏气6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家中电器着火,应马上用水浇灭B图书档案起火,用泡沫灭火

3、剂灭火C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D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7 端午节假期,某校学生到郊外野炊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的野炊食品如下:面包、牛肉干、牛奶、西红柿、糯米粽,其中糯米粽提供最主要基本营养素是 (2)途中,同学们看见农民给田里的庄稼施加硝酸铵,硝酸铵属于 (“氮”、“磷”或“钾”)肥,请写出硝酸铵的化学式 (3)做饭时,芳芳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其原理是 (4)活动结束时,有同学及时用沙土把火盖灭,他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5)回家后,同学们用水冲洗了骑过的自行车,清洗后选用下列 方法防锈(用

4、字母表示)A涂油漆 B直接用带油的抹布擦 C先用抹布擦干,再给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8 “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移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 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10 下列各种灭火的方法及其原理有错误的是()A家里的衣被家俱着火-迅速用水浇灭-降低着火点B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氧气)C森林里的树木杂草失火-开辟出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实验里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刻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并且降低温

5、度参考答案:1 答案: C2 答案: C解析: 解:A、MnO2是能够加快H2O2分解制氧气的速率,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的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故错误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灭火就是把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破坏,故正确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这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碳酸属于酸,所以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CO2,故错误故选C3 答案: B 解析: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是正确的叙述,可防止触电;B图书着火,用泡

6、沫灭火器灭火是错误的叙述,这样会造成图书的损害; C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是正确的叙述,这样可防止事故的发生;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B 4 答案: B解析: 水会导电,应先关闭开关,再用灭火器灭火,A错误;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可退到卫生间暂避封闭房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C错误;开电源可能会产生电火花,D错误。故选B。5 答案: D解析: 生活中的化学,A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隔绝空气灭火,所以A正确,不选A;B运动出汗之后,可适当饮用食盐水 出汗带走盐分,可通过适当饮用食盐水补充,所以B

7、正确,不选B;C做馒头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纯碱 纯碱可以将发酵的面中酸反应掉,受热时有气体产生,使馒头疏松多孔,所以C正确,不选C;D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煤气灶是否漏气 煤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D不正确,选D。故选D6 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家中电器着火,应马上用水浇灭,会引起导电,处理不当,应先关闭电源,所以不正确,不选;B图书档案起火,用泡沫灭火剂灭火,这样会使图书档案受损,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不正确,所以不选;C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不正确,深洞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发生危险,所以不选;D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

8、抽油烟机排气,可燃性气体遇电火花等明火会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应先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正确,所以选D。故选D7 答案: (1) 糖类;(2)氮 NH4NO3;(3) 增大树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 隔绝氧气;(5)C解析: 试题分析:(1)糯米粽子中含有的淀粉属于糖类(2)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含有氮元素,能给植物生长提供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3)芳芳把捡来的树枝架空,增大了树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旺(4)用沙土盖火,隔绝了氧气,使树枝因缺少氧气而熄灭(5)A、清洗后的自行车上有水,不易涂油漆,且不实际,故错误; B、直接用带油的抹布擦,下次骑车时,会弄

9、脏衣服等,故错误; C、先用抹布擦干,保持自行车干燥,可防止生锈,再给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防止链条生锈,故正确故选C考点: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8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选:C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9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故选择A考点:影响物质的充分燃烧的因素 10 答案: A解析: A、灭火时还要考虑燃烧物的性质,迅速用水浇灭燃烧的棉被和家具,虽然可以灭火,但棉被和家具都是不适宜湿水的东西,最好不用水灭火,故错误;B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所以B正确;C森林火灾,砍去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相当于移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火灾区隔离,不能够燃烧,所以C是正确的;D实验室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降温同时隔绝氧气,这种做法是正确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