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56527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六) 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A)(2分)A木杮(pi) 棹数小舟(zho) 锦衾(qn) 盈盈一水间(jin)B卒然(c) 湮于沙上(y 斫之(zhu) 夫叱大儿声(ch)C啮(ni) 齁声(hu) 臆断(y) 溯流逆上(s)D曳铁钯(y) 狐裘(qi) 脉脉(m) 擢素手(zhu)(解析:A.“杮”应读fi。)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

2、相同的一项(D)(2分)A中间里拉崩倒之声 盈盈一水间B阅十余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乃援琴而鼓之 其反激之力D京中有善口技者 伯牙善鼓琴 (解析:A.夹杂/隔;B.经历/阅读、吟诵;C.代词,代指琴/助词,的;D.擅长。) 3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钟子期辄穷其趣穷尽(2)一寺临河干水边,河岸(3)众宾团坐 聚集、集合(4)一时齐发 同一时候(5)卒逢暴雨突然。这个意义后写作“猝”(6)将军角弓不得控拉,拉开(7)家书抵万金值,相当(8)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4分)(1)臣之质死久矣古义:对象,搭档今义:质量(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

3、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3)中间里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着今义:两事物之间的位置(4)志在登高山古义:意念,心情今义:志向,志气5.请指出下面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D)(2分)A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B洋洋兮/若江河C尝试/为寡人/为之D京中/有善/口技者(解析:D.正确划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6.请根据提示填空。(4分) (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形象地表现出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7.小明在老师教古诗文的课上很不专心,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小明说:“古诗文那么难学,现在又不说不写古诗文,有什么必要去学呢?”假如你认为学古诗文很有必要,请你代老师对小明说几句话,使小明认识到学古诗文的重要性。(60字以内)(3分)示例: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文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语文整体水平。(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8.(

5、柳州中考)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9分)(1)【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材料三“三月

6、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你的探究结果是: 示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获得群众好评。民族文化艺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传承和发扬。(2)【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2分)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栏目一: 栏目二: 示例:民族文化大家谈 民族歌舞显

7、魅力 多彩的民族服饰 探寻民间技艺身边的民俗小吃(3)【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很线上。(3分)示例:李教授,您好!我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讨会,诚挚邀请您来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忧国思家

8、之情。10.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3分)“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可)(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9、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二石兽并沉焉(于此,在那里)(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突然)(3)不亦颠乎(颠倒)(4)如是再啮(这样)10.翻译下列句子。(2分)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3分

10、)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D以上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12.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引人深思。(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甲】口技林嗣环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

11、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乙】口技蒲松龄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13.解释下面语句中加

12、点的词。(4分)(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2)奋袖出臂(举起)(3)携一药囊(携带)(4)俄闻帘钩复动(不久,一会儿)14.把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双手,每只手有上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2)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有来请她治病的人,这个女子不能自己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15.【甲】文中侧面描写的语句是: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乙】文中同样使用了侧面描写的语句是: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2分)16.【甲】文中总括不及一一描

13、摹的声响的语句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乙】文中的青年女子表演口技的目的是: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2分)17.【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1分)【乙文参考译文】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她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给人看病。有来看病的人,那女子自己不开药方,说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仙请教。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咳嗽,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到了夜里左右,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女子在里边问:“是九姑来了吗?”

14、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从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似乎女仆的说:“来了。”然后,这三个女人说话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叽叽咂咂说个不停。过了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孩子!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他的身体像有千斤重,抱着他真累死人!”(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乔山人善琴(清)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释】鹘(g):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媪(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款扉:敲门。款,敲;扉,门。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尝得异人传授尝:曾经(2)以弹絮为业 业:职业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