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45144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专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卷、卷和卷三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飞漱(s) 襄陵(xin) 素湍绿潭(tun) 沿溯阻绝(s)B藻荇(xn) 空旷(kun) 鸢飞戾天(yun) 千转不穷(zhun)C徙倚(t) 驱犊(d) 莺歌燕舞(yn) 嘤嘤成韵(yn)D燕然(yn) 横柯(k) 直视无碍(i) 朝发白帝(zho)【点拨】A项,“漱”应读sh;B项,“转”应读zhun;C项,“徙”应读x。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虽乘奔/御

2、风,不以/疾也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点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B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点拨】A.戾:至、到达;C.与: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寒树:文中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A绝多生怪柏 B横柯上蔽C互相轩邈 D任意东西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自康乐以来B未

3、复有能与其奇者恐前后受其敌C其一犬坐于前相与步于中庭D经纶世务者择其善者而从之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_。_。_;_。_。_。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故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A BC D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水经注的作者是宋代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陶弘景,

4、该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C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复杂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语言朴素而含意深远。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的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点拨】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5、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注释】既望:农历十六日。属:致意,引申为劝酒。冯(p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C水波不兴(起,作) D纵一苇之所如(与“横”相对)9下面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6、项是( B )A相与步于中庭月出于东山之上B壬戌之秋诵明月之诗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10对两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B【乙】文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D【甲】【乙】两文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第卷(阅读感悟 共50分)三、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7、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茫茫的雾气横贯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12【甲】文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3分)(1)清风明月,泛舟江上,悠闲自在;(2)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13诗歌鉴赏。(4分)【甲】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

8、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释】严士元:吴(今苏州)人,曾任员外郎。两人在苏州偶遇后,严要赴湖南,故刘长卿写诗赠别。青袍:唐代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儒生:诗人的自称。(1)两首诗题目中都有“送”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甲】诗主要表达思乡之情。【乙】诗既表达了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又写出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不满。(2)两诗中的颔联都是写景名句,但意境各异。请根据提示,完成赏析。(2分)【甲】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了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地流入辽远的原野的景象,蕴藏着诗人到楚地游览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乙】诗“细

9、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出了毛毛细雨微微湿润了衣服,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营造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道出了诗人与友人相逢共赏江南美景的惬意和悠然自得的心情。14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第5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6分)(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三峡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四、课外材料阅读理解(23分)(一)(温州中考改编)(1

10、1分)与致虚妹丈高尔俨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选自历代小品尺牍)【注释】被:遮盖。骀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已:句末语气词。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昨宵乐甚(很)(2)吹洞箫数阕(几)(3)不能及已(比得上)(4)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完成)1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

11、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又有松树和竹子的影子交加重叠,影子遮盖了地面,月光投射到酒杯里,波光和影子一同摇曳。17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做批注。(2分)【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绞丝旁,和丝绒有关。“绝”意为“断绝”,“绕”意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批注】清和婉妙:“婉”和“妙”都是“女”旁,让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婉”意为“婉转”,“妙”意为“美妙”,“婉妙”二字写出了箫音柔美悠扬、悦耳动听。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愉悦之情。18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

12、“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了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3分)示例一:我感受到自然之趣。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皎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示例二:我感受到艺术之趣。“昨宵”月色空明,竹影摇曳,自然之景触发作者的创作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作者在自然之景中直抵自然之境。“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看似无意,却启示自然意趣是艺术创作的真意。(二)(12分)用善良做底色松韵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

13、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很年轻,但是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

14、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头,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