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93120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小综合,必修第二册 专题十三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内容索引,理清 主要线索,牢记 重要史论,练透 对点大题,理清 主要线索,1.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模式的四次转变 (1)自工业革命时代自由主义兴起至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推行“自由放任”模式,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生产、自由竞争”。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国家管理经济的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减轻,但各国仍旧实施。,2.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 (1)起

2、源:罗斯福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 (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 (3)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4)缩小: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五种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3、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至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形成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4)减少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缩减财政支

4、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5)加强干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局面。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注重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既注意运用市场规律,又不放弃国家的干预。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已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返回,牢记 重要史论,1.列宁、斯大林的农业政策对农民、农业的影响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从劳动人民手中取走的太多,强行近乎无偿地收集农民的粮食,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后期

5、引起农民的不满。 (2)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制度规定,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集体化,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过度牺牲农民利益以支援重工业发展,导致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总值滑坡。,2.中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返回,练透 对点大题,某校2017届一班开展了一个以“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的世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以下是各小组的材料: 第一组 苏联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

6、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 摘自凤凰网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斯大林模式的特征。,解析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即可作答。 答案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二组 中国邓小平模式 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建国初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及邓小平克服以上弊端的努力及经验教训。,返回,解析答案,解析 从计划经济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积极性受到挫伤等方面回答弊端;经验教训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实事求是、依据国情等方面思考。 答案 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僵化的体制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克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