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1481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8第卷 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1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38年“郑子产作丘赋”。对此,现代学者解释说:“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据此分析,子产推行军赋改革的进步性在于( ) A开创了赋役制度改革之先例 B为争霸战争准备了条件 C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 孔子在论语子路里曾提出,

2、“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中国历代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思想有所继承。如汉宣帝时期规定,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死刑以外的不负刑事责任。后来的律法多以此为蓝本。这体现了古代中国( ) A. 法律缺乏公平正义 B没有依法办案 C宗法观念影响法律 D缺乏法制观念3 3西汉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东汉第五访“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这表明当时( )A两人都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 B农村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C存在一种拥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的雇农 D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沦为雇农4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

3、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材料反映出( )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C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 D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5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6隋唐时期,皇帝布施土地现象普遍存在,成百上千顷土地被授予或布施给寺院,一些寺院甚至“田连阡陌”。这种状况的发展( )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C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 D造成国家的积贫积弱7阅读下

4、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对表格内容带来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巩固了封建统治 B. 扭转了传统等级观念 C. 严重摧残了人才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8.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 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9宋代民户买卖田地、房屋、牲畜、车船等,凭契约赴官府纳税加盖官印,

5、称为印税;另收牙契税,否则即是无效的白契。宋代官府这样的征税方式( )A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B既扩大税源又提供了合法保障C便利了部分民众的偷税漏税 D体现了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支持10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 B刻意展现真实的艺术C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 D多用于表达政治观念11.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不幸李氏(李贽)于晚明专制政府恶化之时,上则权臣逆阉专国,下则科举道学坏才。愤世嫉俗,养成满腔郁勃不平之气,激荡发泄”作者认为,李贽

6、的思想( ) A已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B反映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抱负 D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懑12.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13. 1903年,梁启超指出,即使在这一时期(春秋战国),中国的知识阶层也有诸多弱点而远逊于希腊哲人:如大都以向统治者献策为己任,“门户主奴之见太深”。他认为当时中国 知分子的差距在于( ) A强调人伦秩序缺乏人本色彩 B致力于维护专制

7、集权政治 C重视个人前途缺乏社会担当 D缺乏思想自由与品格独立14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美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A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C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15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其它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

8、到长江中游地区 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了大突破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6.敦刻尔克撤退指二战初期34万英法军队在德军包围下撤退到英国的奇迹。1938年武汉沦陷后,在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指挥下,大批来自全国的航空、兵器及轻重工业的机器设备被紧急抢运入川,建立起了大后方军工和民用的工业区。这被誉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其准确含义在于这一壮举( ) A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B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 C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建设 D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17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相继制订和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

9、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这表明当时( )A国民政府和参议会注重廉洁自律 B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C国民党要借助反腐实行一党专政 D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注重反腐倡廉18. 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19.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

10、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20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 B争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间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21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当时喜剧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这反映出当时( )A公民言论相对自由 B人们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局限C喜剧题材比较狭窄 D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22古希腊某著学者对于自然地真理的追求是无

11、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23右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 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24. 在一部历史著作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英国人民目睹查理一世人头落地时,发出了痛苦的呼声;看到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夹道欢迎;同样

12、,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轰动。这反映了英国( )A民众对议会的种种举措表示不满 B民众怀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C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 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2、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

13、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 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 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