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00044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活板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活板课题活板第_1,2_课时总第_课时学习目标1、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2、学习文章用准确、朴实、简洁的语言,抓住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运用程序顺序进行说明的特色,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灿烂文化、热爱科学的热情。班级检测目标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按制作程序进行说明的顺序。难点:理解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学习过程学生纠错(二次备课

2、)一、 课前导学1、给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薄( )如钱唇 蜡和( )之 持就火炀( )之 更( )互用之 以手拂( )之 其印为( )予群从( )2、简介作者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3、了解活板印刷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

3、、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二、 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二)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 持/就火炀之 (4)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 每一字/皆有数印

4、(6)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 有奇字/素无备者 (8) 沾水/则高下不平 (9) 用讫/再火令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三)疏通文意(1)将有疑惑的地方标出。(2)各小组讨论有疑惑的词、句。(3)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举手询问,其它小组仍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解答。(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学生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1、了解说明对象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2、理清说明顺序(1)根据内容,小组合作画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3、掌握事物特征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活”是如何具体体现?请从课

5、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4、了解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课文中用恰当的符号表示出来,并在空白处作简要评析。 5、品味语言(1)举例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2)本文说明事物用了不少同义词,同义词的运用,反映了作者语言的丰富,避免了用词的单调。找出两组同义词,体会表达效果。 我的收获 四、学(教)后反思目标达成:收获:不足或需改进点: (一)、了解说明对象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点拨:说明对象是宋代毕昇创造的活版印刷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同时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

6、将有更灿烂的未来。(二)、理清说明顺序1、根据内容,小组合作画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点拨:工作流程图: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印刷拆版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何好处?点拨:本文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这样说明,将复杂的制版过程写得井然有序。(三)、掌握事物特征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活”是如何具体体现?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点拨:这个“活”字体现在活版印刷的全过程。如“又为活板”“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讫拆版,便于下次重新排版印刷,

7、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字的活用,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四)、了解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课文中用恰当的符号表示出来,并在空白处作简要评析。点拨:作比较,例如:为了说明活版印刷的神速,开头先说雕版印刷的不便;打比方,例如:“薄如钱唇”说明了刻字的厚度,用“字平如砥”形容版上字模的平整;举例子,例如:“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五)、品味语言1、举例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语言准确、朴实、简洁。全文着重说明活版的制作印刷过程,解释胶泥刻字的性质特点,很少有修饰性词语,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再说简洁,如“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火烧令坚”,寥寥数语,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用词准确也是显著的优点。“烧”“炀”“熔”“燔”这些词用得都很准确贴切。2、本文说明事物用了不少同义词,同义词的运用,反映了作者语言的丰富,避免了用词的单调。找出两组同义词,体会表达效果。“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中的“就”和“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中的“成”是同义词,意思是“完成”。“则第二板已具”中的“具”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备”是同义词,意思是“准备好”。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