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6114144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家河读后有感3篇梁家河读后感征文:无悔青春一个偏远村庄,牵挂着一个人40多年的记忆;一群质朴村民,见证着苦难交织着辉煌的青春岁月;一份厚重乡情,承载着不能忘却的赤子情怀,这个小村庄就是-梁家河“作为一名党员,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当年纪不满16岁的习近平作为北京知青插队到梁家河的时候,是否想到这里将是他多年牵挂的第二故乡,这里将是他为民初心萌发的地方。近日,一口气看完梁家河,再细细回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对习总书记那段艰苦而辉煌的青春岁月有了深刻了解,给我思想带来了巨大震撼,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分,指引着我

2、要努力培养“敢吃苦、勇创新、善学习、心为民”的精神品格。首先要敢吃苦,将苦难当成磨刀之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正是这所大学锤炼了习总书记自青年时代树立起的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为其执政兴国、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就要具备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精神,要有过“跳蚤关”、“劳动关”的思想准备,沉下心来到组织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本领,磨砺意志。其次要勇创新,将创新当成实干之要。青年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后,从发展村子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入手,以创新的眼光埋头实干,办沼气、打井、创办铁业社等等一桩桩一件件

3、的实事体现出总书记勇于创新的实干品质。党员既要会干,更要干好,既要继承经验,又要勇于创新,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要着力培养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去看待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增长实干本领,努力做一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要善学习,将学习当成立身之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善于学习更是每一名党员的立身之基。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工作生活的那段岁月中,即使条件再艰苦、劳动再繁忙、书籍再有限,都废寝忘食的不忘读书,先后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列经典著作、中世纪史史记选中国古代思想是等史学著作、李白诗选鲁迅全集战争与和平等文学著作和军事与国际政治等其他类型的著作,做了大量学习笔记

4、,常常带着疑问进行比较阅读。正是爱读书、善学习的好习惯使习总书记存储了大量的各类知识,为其成为国家领导人后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浅阅读流行的当下,作为一名党员既要学习党的理论方针坚定理想信念,又要学习业务知识增长工作本领,还要学习其他各类知识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切实将学习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最后要心有民,将为民当成做事之本。2015年2月13日,离开梁家河40年的习近平回到了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看着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孔,随口叫出了“随娃”“迎儿”“向前”“根民”等一众昔日“小伙伴”们的小名,与乡亲们闲话拉家常。在梁家河村民的眼中,不管习近平走到哪里都

5、是他们最牵挂的好后生,这一份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总书记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公仆情怀,更深刻影响了总书记执政为民治国理念的形成。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广阔的工作天地中践行为民服务的观念,向群众学习,切实将为民办好事作为做事之本,不忘建党初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精神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就像火把一般照亮我前行的脚步,让我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加油干,让青春无悔,使党性发光。梁家河读后感征文:梁家河与时代精神     &nbs

6、p; 近日,我深入学习了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重点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认真研读,结合工作实际,现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如下。一、梁家河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插队的地方,也是他立下为人民奉献信念的地方,是他用以诠释中国梦的地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一伟大思想,我们可以从梁家河发现萌芽、找到基础。梁家河的一山一水,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头苦干的作风,有攻坚克难的意志,有中华复兴的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

7、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教材。所以,梁家河精神是新时期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带头维护核心、拥戴领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们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二、梁家河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

8、伤害的话,那就是背离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丢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生活的七年,年少的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超强的体力支出与艰苦的食宿条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是陕北这艰苦生活的步步磨练,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忍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志存高远的情怀,并最终使他成为高瞻远瞩的大国领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启示我们,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学会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艰难困苦磨砺坚强意志,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

9、确方向前进。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担任村支书时,一心为民办实事,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村子很快焕发出一片生机。诚如村民王宪平评价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这种“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成就了他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收获了革命前辈者缔造的“真经”,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亲身经历,完全贯穿了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

10、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形成的延安精神相比,以的党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执政作风,把当年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党纪的烙印,深刻地镌刻在领导干部心上,坚持清正廉洁,牢记历史使命,注意防微杜渐,永葆党员本色,这就是今天我们弘扬梁家河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弘扬梁家河精神贯穿其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扬梁家河精神,着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行风。一是要抓住学习提升这个基础。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积淀养成。习近平总书

11、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读书已然成为总书记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尤是年轻时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诚如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学生座谈时也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听来无不为之动容。反观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办公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同志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迎来送往中,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我们都应像总书记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汲

12、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思路,指导实践。二是要抓住党员带头这个重点。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决定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分量。作为一名党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因此,每一名党员都要带头弘扬和践行梁家河精神,自觉把实事求是、改进作风作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为习惯,真正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要结合省委和集团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追赶超越步伐,落实五个扎实要求”等活动,深入群众,联系一线,通过用脚探路,用手记录,用脑过滤,脚上沾满泥土,身上带着灰土,真正把工作和学习做到“深、实、细、准、效”。三是要抓住解决问题这个核心。我们要紧密联系工作实

13、际,对照八项规定要求,深入查找自身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抓住问题实质,找准思想根源。要针对影响当前工作进度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提高措施,一项一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将工作进度尽快抓起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优质的工作成绩,为建设一流设计咨询服务企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梁家河读后感征文:峥嵘岁月,纯真感情,伟大时代,伟大梦想陕北黄土高原的村落,浓缩着中国大多数农民的生存状态。贫瘠的土地、紧缺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落后的生产力,然而在艰苦条件下却孕育着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淳朴民风。这里

14、的人们不辞辛劳、脚踏实地,践行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的真理;心地善良、热情好客,愿意把最好东西留给客人;尊重知识,崇尚文明,一旦点燃希望的火种,就会赋予极大的抗争精神。象所有农民一样他们饱含着朴素的思想感情,怀揣着过上好光景的淳朴愿望在这片土地上一辈辈地耕耘着,奋斗着,也在改变着。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所描写的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曾度过7年的知青岁月留下的心路历程。读完梁家河这本书,了解了一代伟人在此经历的成长和变化,深感这片黄土地所给予他的精神营养和深情厚望,也折射出伟人无产阶级的真挚情感、磨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谋求改变的奋斗精神。文字亲切,感情质朴,却道理深刻,意味深长。

15、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大家知道,习近平是69年1月来到了漫天风沙的陕北延安梁家河,时年不到16岁。一路颠簸、满身泥土,向往的延安精神高地,实际却异常艰苦贫困的村落。从住土窑到6、7个人睡的土炕,从早晨6点起床上山干活到午饭才能歇一歇,从没有油星的饭菜到拿了发霉的面包喂狗被传糟蹋粮食,从肉体劳作到承受精神批斗,其落差和波动可想而知。真正接受并开始融入这样的生活是从“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斩断归途的决心和团结群众的信念”开始的,先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让一颗心平静了下来,很快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与此同时,当地人也很快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16、,淡忘了他的家庭背景,很快接纳了这个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不诉苦、不抱怨、能吃苦、不撒奸儿,非常实在的城里娃。梁家河在知青的眼里是原始的、贫困的、干旱少雨、吃食贫乏的。土豆的物理变化就是生活的日常,把白菜腌制成酸菜就是一顿美味,杂粮细作就是对生活的犒赏,过年才能吃的“蒸碗”只是给北京来的娃娃接风时才有的,而对当时大多数人来说能填饱肚子则是的最大的愿望了。文中记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唯一吃过的一碗白米饭,是铜川当工人的印堂带回来了一点白米,仔细蒸了给的,可把他吃香了。几天后给别人讲这件事的神情,似乎刚吃过一般。不禁让人想起陕北说书半碗饸烙中周恩来回延安不忍心倒掉已经放凉的半碗饸烙并坚持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