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1132396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28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87页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87页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87页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87页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2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核算,内容提要,一.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二.成本的基本概念和划分的内容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 四.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五.制造费用的核算 六.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核算,二.成本的基本概念和划分的内容,1.成本开支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使企业成本计算的口径一致,防止乱挤乱摊成本,保持成本的可比性,应由国家统一制定产品成本开支范围,明确规定哪些费用开支允许列入产品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产品成本。按这种法定的内容计算出来并登记入账的成本,称为财务成本,也叫做核算成本或制度成本。,成本开支范围包括以下各项:,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和燃料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

2、等费用。 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 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提取的福利费。,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用。 企业生产单位因生产原因发生的废品损失,以及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支付的办公费、取暖费、水电费、差旅费,以及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和劳动保护费等。,不得列入产品成本的项目有:,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支出。这些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在财务上不能一次列入成本,只能按期逐月摊入。 对外投资的支出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支出。 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

3、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等支出。 在公积金、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一)关于支出 支出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切开支与耗费 支出一般划分为: 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偿付性支出 利润分配及对外投资支出等,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和费用开支标准,(二)关于费用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按其与生产的关系划分为: 生产费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劳动、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它与生产有直接关系; 期间费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耗费,与发生的期间配比作为当期收益的扣减,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费用是支出的构成部

4、分,在支出中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列为费用。 (三)关于成本 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即在某一時期内某种(类、批等)产品所应負担的费用。,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关系,支 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偿付性支出,利润分配及 对外投资等,费 用,资 产,一般不表现或 不转化为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转化,直接,第一节 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的内容,一、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的意义 二、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的任务 三、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计算模式 四、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二)成本总分类核算的程序,要素费用的分配 分配长期待摊费用 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

5、用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总分类核算的过程, 实际上是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通过产品成本的总分类核算,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以及这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程序,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总分类核算的程序如下:,一级成本核算体制,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里,各生产车间的规模一般比较小, 成本核算不需分车间、部门进行,一般实行一级成本核算体制。 一级成本核算体制是指成本的核算工作完全集中在厂部财会部门进行的核算方式。 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成本明细账的设置 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企业生产成本明细核算的一般程序

6、,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成本明细账的设置,(1)“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产品成本计算单” (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4)“制造费用明细账”,“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为了反映企业为生产产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各项费用,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是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的。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如下(见表4-1):,表4-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00x年8月,“产品成本计算单”,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为了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还要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下,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通常称为“产品成本

7、计算单”。它的格式要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和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来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单”的一般格式如下(见表4-2):,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4-2 200x年8月 产品名称:甲产品,“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一般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分别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登记所发生的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如下(见表4-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表4-3 200x年8月 车间:供电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制造费用, 应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格

8、式, 通常采用按费用明细项目分栏的多栏式明细账,其格式如下(见表4-4):,表4-4 制造费用明细账 200x年8月,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企业生产成本明细核算的一般程序,分配要素费用 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汇总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学习内容 生产费用要素概述;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固定资产折旧费与修理费的归集和分配; 工资费用归集与分配; 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生产费用要素概述,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二、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三、费用要素的分配程序

9、,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生产费用要素的定义 生产费用要素的分类,生产费用要素的定义,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于生产中的各种耗费,称为生产费用。,一、生产费用要素的分类,工业企业生产费用要素一般有: (1)外购材料 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的一切由企业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接下页,(2)外购燃料 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由企业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 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外购燃料与外购材料从性质上看是相同的,可归为一类。但由于在许多企业燃料是重要

10、的能源, 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故将其单独列为一类进行核算。,(3)外购动力 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由企业外部购进的动力, 如电力等。 (4)工资 工资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接上页,接下页,(5)折旧费 折旧费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6)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的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 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以及计入 本期生产费用的长期待摊费用等。,接上页,二、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方式,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

11、计入产品成本; 属于间接费用经归集与分配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全部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 对于能确定为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直接费用要直接计入;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方式,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是通过编制费用要素分配表来进行的。 费用要素分配表的编制,应根据成本核算的体制、 凭证的份数以及传递程序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企业实行一级成本核算体制时, 应由财会部门来编制; 企业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时,则是由各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来编制。

12、,三、费用要素的分配程序 ( )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 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汇总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 2 )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明细账; ( 3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成本类总账。,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三、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四、燃料费用的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 消耗材料的计量 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入库材料成本的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材料的品种规格不多且收发不太频繁, 材料可按实际成本计价;若企业规模较大,材料品种规格繁多且收发频繁, 材料

13、则应按计划成本计价。,领用材料的原始凭证和材料费用的归集 领用材料时使用的原始凭证主要包括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和领料登记表等。应根据领用材料的情况,选择采用某一种领料凭证。 到了月末,将各种领料凭证按车间、部门进行汇总,即可计算出各车间、部门消耗材料的数量和金额, 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即可进行材料费分配的核算。,消耗材料的计量,根据发出材料的有关凭证,可将材料费列入到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中。 但对于库存材料的计量,则可采用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两种方法进行核算。,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在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对于发出的材料, 应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把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

14、为实际成本, 对于期末库存材料,应以实际成本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确定,对于不同的材料, 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材料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应随时变动。,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分配原则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材料费的分配原则,生产产品使用材料的分配 生产中一般消耗材料的分配 其他材料费用的分配,在进行材料费分配时应首先确定材料费的分配对象, 材料费的分配对象应根据材料的具体用途确定。,生产产品使用材料费用的分配,对于用于产品生产

15、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材料,其分配原则是直接材料费用直接记入,间接材料费用分配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 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为生产某一种产品所耗用的材料,并能直接确定其归属对象。 而间接材料费用是指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某种材料,不能直接确定其归属对象, 需采用简便合理的方法在几种产品中进行分配。,生产中一般消耗材料费用的分配,对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一般耗用的材料, 应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的相关项目中。,其他材料费用的分配,除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外,对于发出的其他用途的材料,应根据其发生的具体用途,分别记入到“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

16、等相关的会计科目中。,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车间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材料费) 管理费用-材料费 营业费用-材料费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材料费的分配方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概念及适用范围 计算公式 举例 简化分配可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概念及适用范围,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比例分配材料费的一种方法,它一般在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健全且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计算公式,某产品材料 该产品 该产品单位产品 定额耗用量 = 实际产量 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定额耗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 用量分配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