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30386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篇 热点解读 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四 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热点综述,新航路开辟开启了世界近代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直至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世界大国经历了兴衰更替。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崛起之路,或以贸易取胜,或以军事取胜;世界大国崛起具有不同的条件,其兴衰实质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命题视角,视角一:英国的兴衰、德国的崛起与衰落、美国的持续发展、苏联(俄罗斯)的兴衰、日本的大国梦。2016年10月浙江省选考以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入题考查

2、了英国的崛起,2017年4月浙江省选考以克伦威尔和17、18世纪“思想观念”入题考查了英国的崛起。 视角二: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自强”“求富”;维新派“君主立宪”和革命派“民主共和”的救国主张;新文化运动则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之梦”;中共八大提出了“工业化之梦”,改革开放开始了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之梦。2016年10月浙江省选考以“一箭多星技术”入题考查了中国的“航天梦”,2017年4月浙江省选考以民族工业兴起和铁路之父詹天佑入题考查了“中国梦”。,考题回放,1.(2016浙江10月选考,16)2016年9月1

3、5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直刺苍穹,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审题定位: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解题思路:C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答案为C。,2.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

4、,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 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审题定位:近代以来中国艰难的崛起之路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一的中心思想即可,注意关

5、键信息“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顾教材知识作答。 答案:(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一、对近现代大国崛起的反思及认识 1.反思 (1)俄罗斯(苏联、俄国):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项改革要协调进行;经济改革要关注民生

6、的改善;政治改革要注重权力的监督和法制建设;各项政策要随环境、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的挫折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 (2)德国:分裂削弱国家实力,统一能增强国力;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上结盟或不结盟都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积极的民族精神能使国家奋起,扭曲的民族精神易使国家偏离正确的轨道。 (3)美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善于抓住机遇和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提升自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发展不能以强权为保护伞。,深化拓展,2.认识 (1)大国崛起不能靠武力。 (2)葡萄牙、西班牙是市场经济的发端国,英、法是自由市场经济和多党议会制的创始国,美国是用市场经

7、济无形的手与政府干预有形的手共同调节经济的开山之祖。 (3)这些国家都没有离开市场经济,都有一个稳定的宪政制度。 (4)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近现代“中国梦”的主题内容 1.中国梦的主旨:“振兴中华”。此口号最早是孙中山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讲到“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时提出的。,2.“中国梦”的“两个百年”历程。 (1)从1840年到1949年。特征是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2)从1949年到新中国建立100周年。特征是完成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梦”的“两重

8、任务”:指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4.“中国梦”的启示:“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中国建立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点。国家独立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1.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与对外掠夺无关 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解析:B 材料表明西方的

9、崛起一方面靠对外掠夺,但更重要的是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以及“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专项训练,2.意大利在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之后,大约到1550年衰落,这一转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贸易中心变动 B.文艺复兴中心转移 C.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理性主义成为潮流,解析:A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处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日益衰落,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中心的转移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不是意大利衰落的主要原因,故B、C两项错误;理性主义成为潮流出现在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

10、,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3.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动,解析: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于19181921年,与题干时间19281937年不符,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1928年,同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期间,分别实施19281932年和1933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都提前完成,之后,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题干时间

11、不符,故D项错误。,解析:C 材料反映的意图是美国将领导世界。威尔逊时期约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当时美国没有达到在金融、工业、贸易领域主导世界的地位,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没有苏联发展迅速,不具备实现材料意图的条件和实力,故B项错误;杜鲁门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各方面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企图称霸世界,与材料意图符合,故C项正确;肯尼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处于政治、经济实力逐渐下滑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多极化趋势出现,不利于实现材料意图,故D项错误。,4.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

12、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 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 D.肯尼迪时期,5.(2017浙江宁波十校期末)下图是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所绘制的中国与美国、日本、苏联(俄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GDP规模走势图。其中代表中国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解析:C 曲线a在四国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必然是美国而非中国,故A项错误;曲线b在20世纪80年代前居四国中的第二位,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急剧下降情况,根据史实判断这是苏联而非中

13、国,故B项错误;曲线c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中后期出现两次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末又出现大幅上升,结合史实,这分别是受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影响,必然为中国,故C项正确;曲线d虽然起点很低但发展最为迅速,而且在20世纪80年末出现放缓趋势,分别遭遇二战破坏和经济泡沫的影响,必然为日本,故D项错误。,6.(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物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托克维尔论

14、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下列是美国的大事年表(节选): 1776年诞生。 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898年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交战。 1900年伙同他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922年伙同他国重新瓜分了中国。 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该国爆发。 1933年罗斯福新政。 1945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难题”的措施,并说明该措施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美国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又保留各州的自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措施是制定1787年宪

15、法,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各州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答案:(1)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影响: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为美国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据大事年表概括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主要因素。并举一例1943年美国在军事上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相关史实。,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因素,据材料二“1776年诞生。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6、得出美国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据材料二“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得出重视科技,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据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新政”得出推行新政,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据材料二“1945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得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提高了国际地位;第二小问史实,结合所学知识1943年美国军事上推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事件是瓜岛战役和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答案:(2)因素:政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经济:重视科技,完成了工业革命,并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推行新政,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 军事:多次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提高了国际地位。 史实:瓜岛战役,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举一例即可),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