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mri诊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29523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9.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咽癌mri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鼻咽癌mri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鼻咽癌mri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鼻咽癌mri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鼻咽癌mri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咽癌mri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mri诊断(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鼻咽癌的MRI诊断,郧西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王毅,2,鼻咽癌的MR诊断,正常解剖及表现,鼻咽癌的表现,鼻咽癌鉴别诊断,鼻 咽 腔,咽 旁 间 隙,颅底、颅内,MRI:定位、定性及分期诊断最佳方法。 1、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清楚区分肌肉、粘膜、脂肪组织,对于肿瘤组织的侵犯范围界定较明确;无需增强扫描即可分辨淋巴结与血管结构。对于粘膜下病变或深层的早期病变,MRI可较早期的显示。 2、对颅底和颅内侵犯能作出清楚的显示,对放疗后纤维化组织和肿瘤残留、复发的鉴别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3、MRI在鼻咽癌颅底骨髓浸润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4,鼻咽癌的MR诊断:扫描技术,T1

2、WI Tra, Sag, Cor T2WI Tra, (Cor, Sag) Gd+T1 Tra, Sag, Cor,鼻咽部正常影像表现 CT(软组织窗),翼外肌,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颞下窝,翼突内外侧板,咽鼓管咽口 圆枕,咽隐窝,头长肌,咽旁间隙,鼻咽部正常影像表现 CT(骨窗),棘孔,卵圆孔,斜坡,颈动脉管,骨性咽鼓管,破裂孔,眶下裂,翼上颌间隙,颈静脉孔,舌下神经孔,鼻咽部正常影像表现 MRI,8,正常解剖及MR表现,MR:T2WI-软组织分辨率高 肌肉、咽颅底筋膜:低信号 粘膜和增生的淋巴滤泡组织:偏高信号 粘液:明亮的高信号 咽鼓管圆枕的透明软骨:高信号 血管: 流空效应:低信号 GR

3、E序列和相位成像序列:高信号 Gd-DTPA增强和磁传递技术(MTC):高信号 致密骨:低信号 松质骨:取决于骨髓成分 红骨髓为主:中等信号 黄骨髓为主:高信号(枕骨斜坡、颈椎椎体),9,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连接鼻腔和口咽的近似立方形的腔道 分前、顶、后、左右侧和底等六个壁 MR解剖:三维成像 横断(Trans) 上部 中部 下部 冠状(Cor) 矢状(Sag),10,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形态: 平静呼吸: 方形 长方形 梯形 双梯形 双侧对称 咽隐窝可以不对称:唾液 甚至一侧完全闭合 检查前作Vasaval试验动作,11,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T1WI:鼻咽腔左右不对称

4、,左侧咽隐窝变浅 T2WI:左侧咽隐窝为唾液,高信号,12,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横断: 鼻咽上部 咽鼓管圆枕(软骨端、T2W) 表面:粘膜覆盖 前:咽鼓管咽口 后:咽隐窝 腭帆提肌(后外侧) 腭帆张肌(前外侧) 翼外肌、颞肌、咬肌 椎前肌( 头长肌、颈长肌),13,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横断(鼻咽上部)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咽隐窝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 翼外肌、颞肌、咬肌,T2WI,T1WIC,T1WI,Gd+,14,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横断(鼻咽中部) 咽旁间隙(腭帆提肌外侧) 边界清楚,内有咽静脉 翼内肌 软腭、上颌骨牙槽嵴,T2WI,T1WI,T1WIC,15,正

5、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横断(鼻咽下部) 咽旁间隙 颊肌 颈内动、静脉,T2WI,T1WI,T1WIC,16,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冠状(鼻咽偏前部): 后鼻孔、软腭、后舌部 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咬肌 颅底骨、翼板、翼腭窝、眶上裂,T1WI,T1WIC,17,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冠状(鼻咽中部): 标志是咽鼓管圆枕 NP顶的翼板下的粘膜,T1WI,T1WIC,18,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冠状:鼻咽偏后部 标志为腭帆提、张肌,19,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矢状 正中(导水管层) 顶壁(粘膜):2-3mm、平直、均匀 后壁厚(咽缩肌):3-4mm 形态: 平直或微凹 向

6、鼻咽腔突出属于异常,T1WI,T1WIC,20,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矢状 旁正中,T1WI,T1WIC,21,正常解剖及MR表现:咽旁间隙,咽旁间隙 咽旁间隙由咽旁筋膜所分隔 前界:颊咽肌缝 外侧:颈筋膜浅层(覆盖翼内肌、腮腺的深面及下颌骨) 形状:圆锥形间隙、锥底向上至颅底,尖端向下至舌骨 咽后间隙 咽颅底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潜在的间隙,22,正常解剖及MR表现:咽旁间隙,咽颅底筋膜 致密结缔组织膜 横断面 与椎前筋膜形成潜在的咽后间隙,23,正常解剖及MR表现:咽旁间隙,咽旁间隙 以茎突为界分为茎突前、后间隙。 茎突前间隙: 茎突后间隙(颈动脉鞘区),24,正常解剖及MR表现:咽旁间

7、隙,咽后间隙: 咽后的正中 前壁为颊咽筋膜 后壁为椎前筋膜,25,正常解剖及MR表现:中颅窝底,蝶骨: 蝶骨大翼 蝶骨小翼 蝶骨体部(蝶窦) 枕骨: 基底部 斜坡 颞骨: 岩部,26,正常解剖及MR表现:中颅窝底,中颅窝 眶上裂 :眼神经(1)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 脑膜中动脉眶枝 硬膜动脉 圆孔:三叉神经上颌支(2) 卵圆孔:三叉神经下颌支(3) 脑膜副动脉 破裂孔:颈内动脉 颈内动静脉丛 交感神经丛 岩浅神经,前颅窝 筛孔:嗅神经() 视神经管:视神经() 后颅窝 内耳道:面神经() 听神经() 颈静脉孔:颈内静脉 岩下窦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

8、经管:舌下神经(),27,鼻咽癌的MR表现: MR优势,显示病变: 解剖结构显示清楚 检出早期病变:横断面T2WI优 中晚期病变: 充分显示范围、浸润深度、LN转移 横断面为主,辅以冠状、矢状 平扫显示NPC范围 增强显示海绵窦和颅内侵犯 评价疗效: 放疗后改变、放射性损伤、复发 假阳性少:,28,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 腔内 超腔 周围侵犯 骨质破坏 出颅孔道 后鼻孔、副鼻窦 颅内 淋巴结,29,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腔内病变: 鼻咽粘膜局部增厚: T1WI:信号稍高于周围肌肉组织 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鼻甲和积液 Gd-DTPA增强T1WI:较明显强化 鼻咽部肿块: 鼻咽腔形态:不

9、对称、变窄 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较均匀,坏死则信号强度欠均匀 超腔侵犯: 肿瘤穿破咽颅底筋膜,侵犯周围结构。, ,30,鼻咽粘膜局限性增厚,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31,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鼻咽粘膜局限性增厚,LN,32,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鼻咽部肿块,Gd+T1W,T1WI,33,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鼻咽肿块,腔内T,34,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鼻咽肿块,斜坡正常,35,鼻咽肿块,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36,鼻咽肿块,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37,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鼻咽肿块,38,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CT,T1WI,鼻咽肿块,T2WI,Gd+TI,39,鼻咽癌的MR表

10、现:肿瘤 腔内局限性病变-判断标准,侧、后壁超腔:超出咽颅底筋膜 MRI:显示咽颅底筋膜(周围肌肉、脂肪间隙、颈动脉鞘受累) CT:鼻咽部肿瘤未超出翼茎线(翼内板内侧与茎突外侧的连线) 前面超腔:肿瘤超过翼内板游离缘连线,侵犯后鼻孔,40,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超腔侵犯,T1W T2W,Gd+,41,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超腔侵犯 颈动脉鞘区-判断标准,CT判断标准: “丰满” 双侧颈动脉鞘区软组织影不对称 患侧-健侧1cm,连续2个层面 软组织厚度2cm “肿物占据” 软组织肿块2cm,丰满 肿物占据,42,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超腔侵犯 颈动脉鞘区-判断标准,MRI判断标准: 有、无软组织

11、影,43,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 腔内 超腔 周围侵犯 骨质破坏 出颅孔道 颅内侵犯 后鼻孔、副鼻窦 淋巴结,44,斜坡,颅底,颅内,后颅窝,颈椎,后鼻孔,鼻腔,翼腭窝,副鼻窦,口咽,下咽,腮腺,颞下窝,咽旁间隙,鼻咽癌的MR表现:周围侵犯,鼻咽腔,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及翼突,向前上方 筛窦、眼眶及球后,向上方 蝶骨底、蝶窦、蝶鞍、海绵窦,向外侧 茎突前间隙、翼内外肌、上颌窦、咬肌、颞颌窝等,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窝,肿块,肿瘤在鼻咽部发生后侵犯:,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46,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鼻咽癌骨质侵犯: MRI-T1、T2WI:早期骨髓浸润

12、正常骨髓脂肪信号消失、被低信号的肿瘤组织取代 信号强度与肿瘤组织相似 CT:骨质破坏 颅神经出颅孔道的侵犯: 局部增宽、有软组织影 支配肌肉的萎缩 颅内侵犯: 局部脑膜增厚(可能是反应性的)、强化 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 后鼻孔和副鼻窦侵犯 注意与局部副鼻窦炎症鉴别,47,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蝶骨、枕骨斜坡,48,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蝶骨、枕骨斜坡,49,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斜坡、岩尖、海绵窦,50,鼻咽癌的MR表现:破裂孔侵犯,正常破裂孔,51,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咽隐窝破裂孔,52,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蝶骨、枕骨斜坡,53,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蝶

13、骨、枕骨斜坡,54,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海绵窦,55,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海绵窦,56,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颈静脉孔、枕骨,57,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圆孔,58,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脑干,59,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脑干,T1WI,T1WI+C,60,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脑膜、脑干,61,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脑膜、脑干,斜坡后脑膜,脑干,62,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后鼻孔、头长肌,63,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鼻腔、副鼻窦,64,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软腭、蝶窦,T1WI T1WI+C,65,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蝶窦,66

14、,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 腔内 超腔 周围侵犯 骨质破坏 出颅孔道 颅内侵犯 后鼻孔、副鼻窦 淋巴结,67,鼻咽癌的MR表现:淋巴结 淋巴结-判断标准,淋巴结转移部位: 颈深、颈A内侧 咽后淋巴结为鼻咽部的第一哨位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不平衡 淋巴结转移大小: 咽后淋巴结6mm 颈深上淋巴10mm MRI表现: 信号与鼻咽癌组织相似 增强后强化,68,鼻咽癌的MR表现:淋巴结,T2W T1W Gd+,69,鼻咽癌的MR表现:颈淋巴结,T1W Gd+T1,70,鼻咽癌的MR表现:放疗后改变,鼻咽癌复发: 肿块:信号与鼻咽癌相同 放疗后纤维化: 等T1、稍长或等T2信号,局部可有萎缩,增强后强

15、化不明显 放疗后炎症、水肿、坏死: 长T1、长T2信号 放射性脑病、脊髓病: 出现症状后1-10M:T1W低,T2W高,增强后强化(脑回状, 结节状) 出现症状后22M:T2W信号降低,增强、萎缩 放射性骨髓炎:骨坏死,71,NPC 放疗后改变,72,NPC 放疗后肿瘤复发,73,鼻咽癌复发-类似脑膜瘤,T1WI T1WI+C T1WI+C,74,NPC 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T1WI T2WI,75,NPC 放疗后改变:坏死,坏死,76,NPC 放疗后改变:坏死,77,NPC 放疗后改变:纤维化,T1WI T2WI,78,NPC 放射性脑病,79,NPC 放射性脑病,80,NPC 放射性脊髓炎,脊髓T2W为高信号,女性,35岁,NPC放疗后6M,自觉四肢乏力,81,NPC 放射性骨坏死,CT骨窗,MRI-T2WI,MRI-T1WI,Gd+T1,82,鼻咽癌的鉴别诊断,鼻咽腔病变 鼻咽炎症 增殖体肥大 先天性咽部粘液囊肿 粘膜囊肿 鼻咽纤维血管瘤 肿瘤: 转移癌 淋巴瘤 其它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