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13674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复习教材知识梳理_第十三章_内能(含13年中考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内能,中考考点清单,课标解读,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考点二 内能,考点三 比热容,常考类型剖析,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 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 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 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4.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5.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 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6.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7.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 自

2、然现象,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 子- 、 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 (1)不同的物质在 时 的 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 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如把磨得很光滑 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年后,再 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长喙 天蛾能嗅到花香.,分子,原子,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 越 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 分子的热运动,温度,温度,3.分子间的作用力

3、 (1)分子之间存在 和 (2)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 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 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 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 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 微弱,可以忽略,引力,引力,斥力,斥力,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12,13,14,分子,原子,不停地做热,4.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 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 分子之间存在 ,运动,引力和斥力,考点二 内能,1.内能,(1)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越 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 (2)由于分

4、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 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3)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是焦耳(J),温度,动能,分子势能,11,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4)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和分子之间 的 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 另一种形式的能 (5)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如: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 然低,其中的水分子仍然在做热运动,所以也具 有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 ,温度升 高时内能 ,热运动,相互作用力,内能,减小,增加,2.物体内能的改变 (1)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质:内能的转移,热传递,

5、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能量,11,15,生活实例:灼热的工件放到水中,工件会变 凉,冷水会变热;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发烧时用 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温室效应;炙手可热等,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 少叫做热量单位是 ,焦耳(J),增加,减小,越大,(2)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相互转化,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生活实例: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空气推 动塞子时,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 减少;钻木取火等,考点三 比热容,1.比热容,(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 的热量与 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单位是 ,符号是 ,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6、,乘积,焦每千克摄氏度,J(kg),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3)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降低 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 热量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4)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5)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 量时,比热容 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如水的比热容较大,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快时,水 温变化相对较慢.,相等,较大,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2.热量的计算 (1)热量公式 , 其中Q表示 ,单位是J;c表示 ,单位是 ;m表示质 量,单位是kg;t表示温度的变化,单

7、位是 (2)吸热公式:Q吸=cm(t末t初) (3)放热公式:Q放=cm(t初t末).,Q=cmt,热量,比热容,J(kg),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1 (13福州)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C,类型一 分子热运动(备选例题),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解析】 诗句中“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是说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飘到诗人的鼻孔中,闻到香味,故选C.,【名师点拨】 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 炒菜时,满屋飘香;校园里花香四溢; 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1 (13安徽)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围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解析】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 高,无 规则运动越剧烈.从题中可以看出, 周边的温 度变高,芳香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类型二 改变内能的方式(备选例题),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2 (13泉州) 下列物理现

9、象中,属于通过 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C,【解析】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人从太阳 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 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饮料放入冰箱冷藏 室,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是通过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锯木头时,,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克服摩擦力做功, 使锯条和木头内能增加、温度升 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C符合题意;烧红的 铁块放入水中,铁块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

10、合题意.故选C.,【名师点拨】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关键是看 能的转化还是转移,若是能的转移则为热传递,若是 能的转化则为做功.,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 2 (13绥化)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 笔的一段,手握铅笔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冒变烫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 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做功,热传递,【解析】手握铅笔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 下后,发现图钉冒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内能. 在这一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 一会儿变凉了, 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

11、这一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移.,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三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备选例题),例3 (12岳阳) 烈日下在海边散步,我们会感到海水的温度比沙滩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这是因为海水的 大.,比热容,低,【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 样的烈日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慢,沙子 升温快.,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 3 (13重庆) 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 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 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3 kg 的水,当 温度升高了20时, 它吸收了 J的热量. 已知c水 =4.2103J(kg),大,2.52105,返回目录,常考类

12、型剖析,【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用水做散热器的冷却剂.水升高20 时吸收的热量Q吸=Q放= cmt=4.2103J(kg)3kg20=2.52105J,返回目录,备选例题,类型一 分子热运动 例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的是 ( ) A.教室里用消毒剂消毒时,不久在教室外都会嗅到消毒剂的气味 B.扫地时没有洒水,在阳光照射下,可看见空中灰尘飞舞 C.将少量红墨水滴入水中,静置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D.夏天,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看就没了,B,返回目录,【解析】由于分子的直径很小,以10-10 m(0.1 nm) 为量度,这么小的微粒肉眼是根本无

13、法观察到的,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判断出灰尘不是单分子,灰尘 飞舞肯定不是分子的热运动,例2 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 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 是 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 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温度,扩散,备选例题,返回目录,【解析】把等量的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杯中水会变黑,墨水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盛热水的杯子变化明显,这说明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备选例题,返回目录,类型二 改变内能的方式,例1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

14、体内能的是 ( )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B,【解析】钻木取火,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错误;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热量从温度高的热水传到温度低的牛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备选例题,返回目录,的,故B正确;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搓手时,双手 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从 而使手发热,故C错误;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 能;用铁锤敲打铁丝的过程中,铁锤的机械能转化 为铁丝的内能,使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 式改变内能,故D错误;故选B,例2 夏季,

15、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 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通过 的方式是轮胎温度升高的,轮胎停在水中, 通过 的方式降低其温度,以保行车安全.,做功,热传递,备选例题,返回目录,【解析】轮胎与地面摩擦发热的过程中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轮胎的内能造成的;冷水与高温的轮胎接触时,轮胎将热量传递给水,一部分水还会蒸发吸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类型三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例1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 1 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 J的热量.生活 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 这是因为水的 大.,2.1105,比热容,【解析】1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1kg50=2.1105J;,备选例题,返回目录,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 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 冷却发动机,冷却效果好,热传递,4.2104,【解析】用凉水冷却鸡蛋时,冷水从鸡蛋中吸收热量,即鸡蛋释放热量,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