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13296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课件含中考真题解析(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考点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1.盐的概念:由_(或_离子)和_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氯化钠: (1)用途。 医疗上用来配制_。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金属离子,铵根,酸根,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等。 生活中的_,可用来腌制蔬菜等。 利用氯化钠可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调味品,(2)制备。 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不仅仅是指食盐,而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2、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碳酸钙等。,3.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物理性质与用途。,Na2CO3,NaHCO3,CaCO3,纯碱、苏打,小苏打,大理石,石灰石,(2)化学性质。 与盐酸反应,都会有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a.碳酸钙:_。 b.碳酸氢钠:_。 c.碳酸钠:_。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工业上用该反应制取烧碱。,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2NaOH+CaCO3, 和 的检验。 常用药品(

3、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气泡,白,色沉淀(或浑浊),【特别提醒】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但胃溃疡患者不能服用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胃膨大而加重病情。,考点二:盐的化学性质 1.与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 如铁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 _。,Fe+CuSO4=Cu+FeSO4,Cu+2AgNO3=2Ag+Cu(NO3)2,2.与某些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酸。 如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与某些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碱。 如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

4、a2CO3+H2SO4=Na2SO4+H2O+CO2,Na2CO3+Ba(OH)2=2NaOH+BaCO3,4.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另两种盐。 如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a2CO3+CaCl2=2NaCl+CaCO3,考点三: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_,生成另外_的反应。 2.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_或有_或有_生成。 3.形式:AB+CD=CB+AD。,交换成分,两种化合物,沉淀,气体,水,考点四:化学肥料 1.化肥的种类及作用:,2.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化肥:使用不当会污染土壤,使土壤退化和对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农药:

5、使用不当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3.化肥的简易鉴别:,白色,灰白色,刺激性,易溶,无刺激性气味,【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的化肥都可混合施用,如当氮肥(含 )和 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时,不但不会增加肥效,反而会使肥效降低。,考点一:盐的化学性质 1.盐的化学性质:,2.盐的鉴别: (1)碳酸盐( ):一般是先加稀盐酸,产生气体后再通入澄清的石 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2)硫酸盐( ):一般先加稀盐酸,再加Ba(NO3)2或BaCl2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说明含 。 (3)盐酸盐(Cl-):先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稀硝酸,若沉淀 不溶解,

6、说明含Cl-。,考向1 有关盐的化学性质的推断 【典例1】(2015德阳中考)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向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将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 。,【解析】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

7、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具体无法确定含有哪种物质。向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由的操作可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生成白色沉淀D的反应是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能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镁和硝酸钠。,答案:(1)BaSO4 (2)NaCl、Na2SO4 (3)NaCl+AgNO3=AgCl+NaNO3 (4)NaNO3和MgCl2,【备选习题】如图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写离子符号)

8、。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 。,【解析】碳酸钠与氯化钙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 于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因此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由 于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不能 反应。,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2) (3)CuSO4+2NaOH=Na2SO4+Cu(OH)2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考向2 有关盐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典例2】(2015兰州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 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他们 提出可能是Na2SO4、NaH

9、CO3、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的是 ,理由是_ 。 (2)标签破损的原因 。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_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和鉴别。(1)根据图示化学式可以判断一定不是碳酸氢钠,因为其化学式右下角没有数字2。(2)标签破损的原因可能是被腐蚀或撕破。(3)如果溶液为碳酸钠,滴加氯化钡时,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渣里加稀盐酸时会产生气泡。(4)因为硫酸钠溶液显中性,碳

10、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是否为碳酸钠。,答案:(1)NaHCO3 化学式中Na的右下方没有2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或标签腐蚀,撕破等合理即可) (3)产生白色沉淀 有气泡产生 (4)用试管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若溶液变红,则原溶液是碳酸钠溶液(用pH试纸、酸溶液、紫色石蕊等试剂检验,答案合理即可),考点二: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1.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反应发生的条件:,2.应用反应条件解决离子共存问题: (1)强酸性溶液(H+)中不能大量存在OH-、 、 等。 (2)强碱性溶液(OH-)不能和 、Mg2+、Al3+、Fe3+、Cu2+等大

11、量共 存。 (3)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a2+与 、 Ag+与Cl-、Ca2+与 、Ba2+与 等。,考向1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典例1】(2014雅安中考)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 A.La(OH)3和HCl B.La2O3和HCl C.La和HCl D.NaCl和La(OH)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理解。La(OH)3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A正确

12、;La2O3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B正确;La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氢气,故C正确;La(OH)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故D错误。,巧思妙记:复分解,两头顾,先顾头,后顾尾。顾头要看溶解性,顾尾气体沉淀水。有酸参加可不溶,无酸参加须都溶。,【备选习题】(2013重庆中考B卷)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 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稀盐酸 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和。你 认为除上述4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 。,(2)选择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

13、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_ (填序号)。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天然气燃烧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过氧化氢分解,【解析】本题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应用。(1)和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由于反应无明显现象,故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可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引起的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2)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不溶于水,故有沉淀生成;(3)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锌与稀硫酸反应和天然气燃烧的反应物均有一种是单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故A、B、D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1)酚酞溶液

14、(或石蕊溶液) (2) 2NaOH+CuSO4=Cu(OH)2+Na2SO4 (3)C,考向2 判断溶液中离子(或物质)共存 【典例2】(2015广安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pH=2的溶液中能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 ) A.KNO3 HCl CuSO4 B.Na2SO4 Zn(NO3)2 H2SO4 C.MgCl2 NaOH FeSO4 D.Na2CO3 Ba(OH)2 K2SO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能否反应的能力。A选项中各物质之间不反应,但是溶液是蓝色的;B选项中各物质之间不反应,溶液是无色的;C选项中在酸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会反应,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D选项中在酸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会反应,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沉淀。,【备选习题】(2014烟台中考)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能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Na2CO3、KCl、Ca(OH)2 B.FeCl3、HCl、MgSO4 C.H2SO4、NH4Cl、KNO3 D.AgNO3、HCl、HNO3,【解析】选C。A选项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选项中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D选项中硝酸银和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只有C选项中的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