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八声甘州 教案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860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八声甘州 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八声甘州 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八声甘州 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八声甘州 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声甘州教案(一)、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描绘的形象,领会意境。(二)、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思乡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三)、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的方法。(四)、在朗读中体味诗词的情感,赏析作品的语言。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教学重点:1狠抓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感受形象,领会意境。教学难点:“想佳人”一句,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教法和学法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高一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拟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

2、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诵读法:“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三、说教学程序: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北宋的科举考试中,有位考生两次都没中,于是他悲观丧气的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可巧的是,他第三次考中了,皇上便说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真的把他的名字给消除了。后来这位词人流落民间,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词八声甘州,这位词人就是柳永。同学们介绍课前自己收集整理的柳永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二)、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

4、采用诵读法、勾画圈点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诵读,思考全词主要写什么内容?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怀人“想佳人”3、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三)、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鉴赏上片:1、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雨潇潇秋清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日)照残红翠衰减物华休长江水无语2、“一番洗清秋”赏析“洗”字妙在何处。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化为实物,使人觉得生动、真切,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写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3

5、、自由朗读上片,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残秋雨景图4、圈出上片中的领字,说说他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根据领字提示背诵上片。鉴赏下片:1、自由诵读词的下片,抒发了什么感情?思乡怀人情2、词人为什么“不忍登高”?上片景物无一不令人触目伤心,故以“不忍“二字总括。“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3、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佳人望归图5.

6、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这是更深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6、同样是写词,柳永达到了“凡有井水引处,即能歌柳词”。那么这首思乡词能够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7、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学生自由发挥。8、体味下片中的领字的作用,然后背诵。“不忍”, “望”, “叹” “想”艺术手法:柳永写词,重视艺术手法,我们学习诗词也要讲究方法,鉴赏诗词应该从哪入手?意象-意境(画面)-情感(主题)(四)、拓展延伸(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让学生鉴赏读本上的雨霖铃(五)、教学反馈: 检查学生的背诵。(六)布置作业: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符。(七)板书设计八声甘州柳永上片:残秋雨景图凄清下片:思乡怀人情愁思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