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85329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0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第三期中期票据评级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大公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为便于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 )出 具的本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 ) ,兹声明如下: 一、大公及其评级分析师、评审人员与发债主体之间,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构成的委托关 系外,不存在其他影响评级客观、独立、公正的关联关系。 二、大公及评级分析师履行了实地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遵循 了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三、本报告的评级结论是大公依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评级意 见未因发债主体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本评级报告所依据的评 级方法在大

2、公官网()公开披露。 四、本报告引用的受评对象资料主要由发债主体提供,大公对该部分资料的真实性、准 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明示、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五、本报告的分析及结论只能用于相关决策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入、持有或卖出等投资 建议。 六、本报告债项信用等级在本报告出具之日至本期票据到期兑付日有效,主体信用等级 自本报告出具日起一年内有效,在有效期限内,大公拥有跟踪评级、变更等级和公告等级变 化的权利。 七、本报告版权属于大公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出售和发 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且不得歪曲和篡改。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3 发债主体发债主体 国电集团成

3、立于 2002 年 12 月 29 日, 是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 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企业,是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务院批准成立 的五大全国性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国电集团的实 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 委” ) 。 国电集团于 2017 年 8 月 28 日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国国电 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的通知 (国资发改革【2017】 146 号) ,同意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集 团” )合并重组,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 下简称“国家能投集团”) , 作为重组后的母

4、公司, 吸收合并国电集团。 本次合并完成后,国电集团注销,国家能投集团作为合并后公司继续 存续。截至本报告出具日,神华集团已更名为国家能投集团,并在工 商行政管理机关完成变更登记(备案) ,国电集团和国家能投集团于 2018 年 2 月 5 日签署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国电集 团有限公司之合并协议 。 本次合并的实施尚需履行必要的程序以及获 得其他有权机构必要的批准、核准及同意,大公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情况。 国电集团经营范围包括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及管理; 组织电力(热力)生产、销售;煤炭、发电设施、新能源等的投资、 建设、经营及管理等。公司目前产业遍布全国 31 个省、

5、市、自治区, 拥有近 800 家基层企业,拥有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600795,以下简称“国电电力”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证券 代码:000966,股票简称“长源电力” )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 司(证券代码:000780,股票简称“平庄能源” )和宁夏英力特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635,股票简称“英力特化工”)以及烟 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105,股票简称“龙源 技术”)5 家国内 A 股上市公司,同时公司控股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龙 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916,以下简称“龙源电力”) 和国电科技环保集团股

6、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1296,以下简称“国 电科环”),龙源电力和国电科环分别于 2009 年 12 月和 2011 年 12 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截至 2017 年 9 月末,公司总装机容量为 14,374 万千瓦,较 2016 年末增加 136 万千瓦; 2017 年 19 月, 公司总发电量 3,887 亿千瓦时。 发债情况发债情况 本期票据概况本期票据概况 国电集团已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20162018年度债务融 资工具(中市协注【2016】DFI34 号) 。本期票据是国电集团面向银行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4 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行的中期票据,发行金额

7、 30 亿元,发行期 限为 3 年,票据面值 100 元,采取集中簿记建档、集中配售的方式发 行。本期票据采用单利按年付息,不计复利,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 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 本期票据无担保。 募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用途 本期票据拟募集资金 30 亿元, 用于偿还公司本部 4 月下旬到期银 行借款。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市场需求疲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市场需求疲软, 结构调整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仍存障碍;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经济仍结构调整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仍存障碍;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经济仍

8、 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趋于稳定,但经济运行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趋于稳定,但经济运行仍 面临较多的风险因素面临较多的风险因素 现阶段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仍面临较大的经济 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初步核 算,2016 年,我国实现 GDP74.41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 为 6.7%, 较 2015 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0%,增速同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 增长 8.1%,增速同比下降 1.9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 长 6

9、.9%,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 12.8 个百分点。此外, 近年来国内需求增长减慢,国际需求降幅收窄,2016 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 10.4%,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0.9%,降幅比上 年收窄 6.1 个百分点。 2016 年, 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4.5%, 增速同比继续下滑,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 12.0%。同期,全社会融 资规模增量为 17.80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 12.65 万亿元。2017 年 前三季度, 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GDP 同比增速为 6.9%,较上年同期加快 0.2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 增长

10、 6.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7.5%,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同比增长 10.4%,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16.6%。同期,全国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为 13.41 万亿元,同比增长 9.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为 3.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3%。此外,2017 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 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15.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1 万亿元,对实体经济 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6万亿元, 同比增长1.46万亿元。 截至2017 年 9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 165.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9.2%,增速 较去年同期下降 2.3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中国经济“

11、新常态”特征 更加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重点领域改革逐步落实并取得积极进 展,部分指标有所好转,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外部需求疲软 的态势仍将继续,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5 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家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领域的定 向调整。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扩大结构 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 券置换存量债务,降低利息负担,减轻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形成了 以“营改增”为主要核心内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逐步降低了企业成 本。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

12、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 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按照加强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采取市场化债转 股等综合措施提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 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 薄弱环节建设。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做 好民间投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 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行动计 划,推动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改委精简前置审批,实施企业投 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改革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出台基础设

13、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充分激发社会投资 活力。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 略”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领域加大调控力度,一方面增加公共产 品有效投资,启动实施一系列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高标 准农田、信息网络、清洁能源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另一 方面,全国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新政策,通过提高首付比例、住房限购 限贷等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应。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 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

14、、促改革、 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 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 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但英国脱欧加剧欧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加之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加剧了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国内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

15、经济在 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将继续延续低位运行态 势,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提质外部环 境变化等风险因素。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6 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 近年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明显回升回升,利用小时数降幅利用小时数降幅收缩收缩;在在 火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火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电煤电政策政策措施措施不断升级,装机增速明显不断升级,装机增速明显放缓,放缓, 非化石能源装机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占比提升,提升,火电火电将继续承压将继续承压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产业,电力需求受经济整体 运行的

16、波动影响较大。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趋稳向好、用电需求提 升等因素使得我国电力总需求增速明显回升,20152017 年,全社会 用电量增速分别为 0.5%、5.0%和 6.6%。其中,2016 年由于在国家推进 去产能政策、基建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回暖等综合影响 下,建材、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重要生产材料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 市场预期好转,其主要产品产量增速逐步提高;此外,交通运输电气 电子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以及文体用品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品业等大众消费品业增速也逐步上升,共同支撑全 社会用电量增速提升明显,实现全社会用电量 5.92 万亿千瓦时。2017 年,我国实现全社会用电量 6.3 万亿千瓦时,电力消费结构优化,其 中, 第一、 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7.3%和 6.6%, 高技术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用电高速增长成为电力消费新动能;第三产业和居 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10.7%和 7.8%,电能替代在居民生活领域 加快推进等成为拉动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