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75214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引言3二、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研究3(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二)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分析4三、基于农村教育视角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4(一)农村高素质人才匮乏4(二)农村科技薄弱,农民收入难提高4(三)农村产业附加值小,利润低4(四)农村劳动力适应能力差5四、改革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5(一)提高农民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5(二)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5(三)引进新科技,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6(四)增设农村导向性强的职校,培养专业化人才6总结6参考文献7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摘要: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

2、程中,农村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三农”问题成为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其根源,主要在于农村居民素质,在于农村教育。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关系紧密,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本文从农村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因素,并对此提出改革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经济 人力资本 协调发展 师资配置1、 引言我国是一个拥有着13多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有9亿多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却面临难以跨越的阻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而“三农”问题“

3、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我国农业发展形式大多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技术普及性不强,农产品产量低;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下的人成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老人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孩子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浓郁的学习氛围,一代复一代,农村教育所意在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现代经济学家认为:知识、技术对于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是关键性的因素。而人力资本最主要的投资形式就是教育,因此本文从农村教育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二、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研究(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说过:任何国家,只要具有高度教育、组织、纪律,不管遭到怎样

4、破坏,都能创造出经济奇迹。他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丹尼森在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中得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永久动力,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是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以及主要由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导致。马克思认为,教育是一种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

5、、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这样的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最大的生产力。教育既是一种消费,又是一种生产: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因此,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二)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分析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教育可通过增加人力资本

6、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通过影响农村人口数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基于农村教育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展;可通过提高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农村教育必须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同时,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经济的支撑。三、基于农村教育视角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一)农村高素质人才匮乏目前很多农村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是:要么好好读书,读好大学大学,摆脱农村成为城里人;要么就早点放弃学业,回家务农或出外打工,早挣钱。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影响,农村教育的水平整体还比较低下,基

7、础教育较为薄弱,能够考上大学的并不多,很多学生早早辍学,另外已经工作的农民不重视自身的学习与提高,不愿自己投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农村的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较低,高素质人才极为匮乏。(2) 农村科技薄弱,农民收入难提高随着传统农业改革,农业生产逐步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部分发展较快的地区形成了规模经营,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组织形式,出现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态势,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一些突出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例如由于农业企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者文化水平低,导致企业发展开始发力快而后劲不足。部分企业凭经验和直觉经营,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思想和

8、经营手段,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反映实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并表示了对人才的渴求,农业产业化需要层次较高、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3) 农村产业附加值小,利润低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质的飞跃。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总体上看,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单项产品多,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系列产品少,直接削弱了农产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较多,产业集中度不

9、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经济效益水平低,经济增长缓慢。(4) 农村劳动力适应能力差农村经济不发达,内需小,导致劳动力需求小,而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到了大多数,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劳动力需求大的城市转移。每年我国第二、三产业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逐年在增长,但第二、第三产业的岗位或多或少的需要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没有达到目标,自身适应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岗位,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四、改革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与城市经

10、济的发展相比,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二元经济结构。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与人力资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农村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农民,农民的素质有赖于农村教育的培养。再次基于农村教育的视角,提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提高农民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了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社会与经济要获得快速的发展,就要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减小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教育。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任务,而需要农民自身,学校,政府多方努力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农

11、民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受教育看做投资,而不是消费,教育是有回报的,会在自身能力、修养,文化水平,经济报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其次,农民要端正学习的态度,不能用老一辈就旧思想旧观念来学习,无论是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都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先进文化与技术,运用到生产工作中去;最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子女,要认识到受教育的义务性,不能轻易辍学,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学习了知识,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2)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我国应适当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增强,国家应该重视农村教育对城镇化的影响。

12、第一,要增加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第二,要增加补助总费用,提高资助标准,让更多贫困学生受到资助,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不用担心生活,更好的去学习,从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第三,要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为学习建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合理建设、维护好学校建设用地、教学用房、专用教室和教学装备,翻修图书馆,增建学生寝室,让更多的贫苦学生住进寝室。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仅针对学生,更要重视教师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不但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投入经费给教师进行定期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要拓宽教师培养渠道,要吸引和鼓励大学生支教、师范生免

13、费的有关政策来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再次,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使更多想去农村的教师不再因为工资问题望而生畏。最后,要加强城乡教师交流。要安排城市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也安排农村教师到城里学习,帮助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3) 引进新科技,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农民是我国粮食仓库的建设者和保障者,粮食的产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基本保障,并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不仅是每一位农民关心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日日研究的重点。农业相关部门应选取安全并优势的种植技术,将现代化科技普及到农民的务农工作中,提高粮食产量。不仅要运用科技,更要运

14、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单位生产效率。大力提倡农业产业化,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营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四)增设农村导向性强的职校,培养专业化人才城乡间的教育应该是可持续的,均衡的,要尽量避免农村教育的完全城市化倾向。明确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定位,农村教育应该为城乡统筹服务,为城乡经济发展服务,要一方面为城市输送优秀的人力资本,一方面振兴农村,为农村谋发展。农村教育应因地制宜,因实制宜。部分学生因考不上城里的大学而早早走上打工之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他们只能做搬运工或流水线工作。增设农村导向性强的职校,让他们学习专业化知识,鼓

15、励留乡发展,留乡创业,这对于大多数青年来说,改变了一生的生活轨迹。对于成人教育方面,要利用农闲时间,各方面的能手到县城请专家统一培训,再由这些能手下达镇一级、乡一级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教育是为农民服务的,要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总结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与人力资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农民,农民的素质有赖于农村教育的培养。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开展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繁荣。参考文献1十二院校.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林荣日.教育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靳希斌.教育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6杨俊青,刘姗姗.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7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 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8王佑明.农村学校教育探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9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南昌大学,2007 10王炳照,郭齐家,何晓夏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11王天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