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64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林子深处张炜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家里养个老牛,肚子比碾砣还大,地上放捆嫩草叶儿,它伸出舌头抿几下就光了。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太”念“大”,常常忽略中间那“

2、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可近处的青草全被人割光了,不进林子深处行吗? 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二兰子总是这样:不管心里多么不痛快,一进了这林子就变得高兴了。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那草棵里面还有花哩,红一朵,黄一朵,二兰子先拣一朵大的插在头上,然后才解了绳儿,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小鸟儿在头顶“喳喳”地叫了几声,清甜的空气直往鼻孔里扑,二兰子高兴极了!她盯着那镰刀刃儿,镰刀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

3、了一声:“大刀睐,小刀睐”呀,满林子都喊哟!二兰子听到那声音了,听那尾音儿,在林子里还引起了一阵“啦沙沙沙”的震动。二兰子恣得闭上了眼睛,一溜睫毛显得格外长、格外密。她大仰着脸儿,眼也不睁,嘻嘻笑着又喊一遍,“大刀睐,小刀睐”她喊完了,大气儿也不出,只用心听着自己在这树林子里的声音。大树林子绿蒙蒙的,多宽敞啊!这回的尾音拖得特别的长。奇怪的是,它好像飞到了老远的地方,又从那儿折回来。声音已经变了。二兰子听着愣住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着: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大姑娘唻,小姑娘唻”二兰子赶紧藏到了一丛灌木后边。当她听出那声音是从远远的河西岸传过来的,才从灌木丛里走出

4、来。不过她一颗心还在“怦怦”跳着,胆怯地向着河西岸望去一团绿色又一团绿色,苇行、灌木,遮得严严实实,哪里看得见啊!不过这声音却是蛮嫩气,听那调儿,还是喊的普遍话。二兰子小声骂一句“该死的”,就弯下身子割草了。这天,她只默默地割草,连大声“哼”一句也不敢,生怕河西岸听见似的。割成了一大捆儿,她就无声地扛起来,踏着那林中小路儿回家了。以后的早上,她每每来到林子里,刚要弯腰割草,就会听到河西岸那人在喊。“喊吧,喊吧,有谁理你才怪!”二兰子在心里说着,下狠劲儿割着草,头也不抬。割呀割呀!割得草叶堆成小山,老牛吃得肚儿圆;割呀割呀,一口气割了十天。十天里有十个早晨,有十次踢散那林中小路上的露水珠儿,也有

5、十次听到那河西岸的呼喊。呼喊,呼喊,显你小伙子嗓子脆啊!显得你小伙子甜眯嗦嗦啊!二兰子烦他。她这会儿开始后悔了:一个姑娘家,干吗在树林子里乱喊呀?你就不知道这树林子特怪能让声音大上几倍吗?二兰子以后割草时,故意用心听那鸟儿吵嘴这就能忘了那个小伙子的声音。可是几天之后,她突然觉得这无边的林子里好像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花也在,草也在,鸟儿也在,手里的镰刀也在少了些什么呢?她干活不勤快了,再也无心割草,默默地贴站在一棵大杨树上,伸出镰刀刮那衰死的老皮儿她刮着刮着猛然记起了:是少了他那喊声哩!他从河西岸走了吗?他回不去了?他怎么就一连这多天不喊哩!二兰子扛着草捆儿回家,走在路上都没劲儿。她是太累

6、了。早上回到林子里,她清了清嗓子,面向河西,用甜津津的声音喊了一句:“大刀唻,小刀唻”树林子哟,树林子哟!树林子又把这声音传走了,那尾音儿不消不失,颤颤悠悠,像琴!像箫!像笛!像鼓!二兰子料定这声音是那千千万万片叶子传动的,要不它们怎么老是唰唰地动呀?她半个脸贴在树干上,她等河西岸那个声音。正在她的心急急跳动的时候,那声音果然又一次传过来了“大姑娘唻,小姑娘唻”那尾声在林中回荡着,悠悠不绝,无边的树林仍在鸣响。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奏出的和声二兰子一动不动地谛听着,抿着嘴角。她四周都是高入云天的大树、蓬蓬勃勃的草木。她谛听着,渐渐

7、觉得自己也溶化在一片无垠的绿色里了二兰子欣慰地笑了。(节选自张炜林子深处的声音)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兰子的形象非常立体、鲜活,对于老人们的告诫,她表现得天真胆大,“还从没有迷过路”又能从侧面看出她的心细机灵。B.文章最后写尾声悠悠不绝,草木蓬蓬勃勃,绿色无边无垠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语句既交代了情节发展的走向,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C.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二兰子心灵世界的成长过程:由开始的“潜意识”发展到了后来的“主观意识”,越来越有主动性。D.小说语言质朴,富有乡土气息,如“肚子比碾砣还大”“宽板板,长溜溜”,同时又不失美感,如“那尾音

8、儿像琴!像箫!像笛!像鼓!”2.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二兰子三次呼喊“大刀唻,小刀唻”时的心理状态。(6分)3.本文为小说节选部分,节选时将原文的题目“林子深处的声音”改为“林子深处”,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内心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

9、力,但也会在人们跨地区交往中造成一些困难。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方言间的差异性减小、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而是能在更长的时间里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摘编自姚羽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2017年5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材料二最近,重庆市育才中学的4名高中生写下万字论文,探讨重庆方言在青少

10、年中的认知及使用情况,并呼吁关注重庆方言的传承。这份论文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还获得了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一等奖。这篇万字论文的主题契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方言传承乡愁的期待。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流动日益频繁,方言及其对应的方言文化的式微,几乎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然代价与表征之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保卫方言”的声音、行动近年来屡屡进入公共舆论空间。不过,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比如说纽约,每天进入的人口是1300万,所以大都会不可能通行本地方言,必然有一种共同语,在中国就是普通话。”(摘编自朱昌俊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11、,2017年第8期决策探索)材料三 “学校规定,除了每年开学典礼,其余时间必须讲苏州话。”苏州评弹学校校长孙惕介绍,标准的吴语发音是评弹表演的基础,可苏州孩子几乎没人能讲好苏州话。近两年,该校入学考试不得不降低标准,入学之后再继续学习矫正。江苏省语言学会理事、南通市通州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陶国良主编了一本录有1.1万条词目、共计66万字的南通方言词典。“写这本书就是想为南通话留下属于它自己的一部词典。”陶国良说。除了南通,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都有自己的方言字典。对于这些努力,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葛红兵深感认同:“保存一种语言,让这种语言代表的文化、思想、知识,代表的风物人情系统得到呈现、保留和

12、张扬,让这种多样性得到保护,这是艰难的工作,但又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固化和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摘编自沈峥嵘 顾星欣 付奇保护方言,用乡音留住乡愁,2017年5月20日新华日报)材料四受到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使用方言的人在数量上长期有减无增,方言危机已经开始显现。怎么办?以笔者个人的看法,虽然当前方言一般不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方言保护的问题上,我们其实可以借鉴目前的非遗传承人制度,上升为国家行动,由国家投入专项的资金和资源来保护方言。方言和非遗,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之所以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资源保护非遗项目,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而方言中

13、同样蕴藏着传统文化,只不过非遗是以技能、物品等具体的形式作为载体,而方言是以语言作为载体而已。 (摘编自苑广阔方言保护可借鉴非遗传承人制度,2017年5月12日长沙晚报)4.下列关于方言保护的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宜提倡的,因为方言和普通话在社会交际场合能各尽其用。B.虽然“保卫方言”已经成为公共舆论话题,但是以语言学家周有光为代表的部分人士仍然坚持用普通话取代方言。C.重庆4名中学生写下呼吁关注重庆方言传承的万字论文并获得大奖,说明关注方言保护的人群范围在不断扩大。D.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代表了特定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所以保护方

14、言体现了一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文化观。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言作为地域性的交际工具,虽然在知识层面不成系统,却是特定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是当地人寄托乡愁的载体。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方便了不同地域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方言危机,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C.当前方言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大背景下,方言日渐式微直至彻底消亡的趋势已不可改变。D.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都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只是前者以技能、物品等具体形式为载体,后者以语言为载体。6.如何更好地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古诗文阅读(3

15、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瑾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薛国观败,其私人上海王陛彦下吏,素有隙,因言岳贡尝馈国观三千金,遂被逮。士民诣阙讼冤,巡抚黄希亦白其诬,下法司谳奏。一日,帝晏见辅臣,问:“有一知府积俸十余年,屡举卓异者谁也?”蒋德璟以岳贡对。帝曰:“今安在?”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报可。无何,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李自成陷京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