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

上传人:jiben****gshi 文档编号:6091232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17 大小:30.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17页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17页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17页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17页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CPA经济法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3分,2016年的分值为2.5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本章考点不多,复习难度不大。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题型2014年2015年2016年单选题1题1分2题2分1题1分多选题1题1.5分2题3分1题1.5分合计2.5分5分2.5分2017年教材的主要变化2017年教材重写了本章内容,基本框架与2016年教材相同,但对大多数内容进行了调整。本章主要考点【考点1】法律规范的种类(P6)(2015年单选题)【解释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由假定(条件)、模式(处理)和后果(制裁)三部分构成。 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

2、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解释2】公司法第51条:“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1.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这是根据法律规范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不同方式进行的区分。其中,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1)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可以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授权性规范的立法语言表达式为“可以”、“有权”、“享有权利”等。【解释1】票据法第5条规定:“票据当事人可以委

3、托其代理人在票据上签章。”【解释2】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2)命令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规定主体应当或者必须作出一定积极行为的规范。命令性规范的立法语言表达式为“应当”、“必须”、“有义务”等。【解释1】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解释2】婚姻法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3)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

4、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禁止性规范的立法语言表达式为“不得”、“禁止”等。【解释】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2.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这是根据法律规范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及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标准进行的区分。(1)强行性规范是指所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的法律规范。通常,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都是强行性规范,违反强行性规范的协议可能被确认为无效,如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解释】票据法第8条规定:“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

5、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2)任意性规范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的法律规范,它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者协商确定作为与不作为、作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解释】合同法第171条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3.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这是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进行的区分。(1)确定性规范是指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者找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范。【解释】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此规定属于确定性规范。(2)非确定性规范是指没有明确

6、具体的行为模式或者法律后果,需要引用其他法律规范来说明或者补充的规范,具体包括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委任性规范是指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具体内容由有关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者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范。【解释】反垄断法第9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此规定属于委任性规范。准用性规范是指本身没有具体的规则内容,而是规定可以援引或者参照其他有关规定内容的法律规范。【解释】合同法第184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此规定属于准用性规范。【例题单选题】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下列法律规范中,与“当事

7、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同一规范类型的是()。(2015年)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B.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C.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D.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答案】B【解析】“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授权性规范。在本题中:(1)选项A:属于确定性规范;(2)选项B:属于授权性规范;(3)选项C:属于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4)选项D:属于命令性规范(义务性规范)。【考点2】法律渊源(P7)(2004年单选

8、题、2012年单选题、2014年单选题、2015年多选题、2016年单选题)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法律(仅次于宪法)(1)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一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解释1】“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总则。【解释2】“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一般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解释3】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

9、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解释4】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作出的法律解释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案例】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进行了解释,明确了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的具体含义。3.法规(1)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由“国务院”制定(2)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解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

10、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4.规章(1)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制定(2)地方政府规章: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解释1】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就“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解释2】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解释3】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

11、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5.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1)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2)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3)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者决定。【解释】立法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解释权归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6.国际条约和协定【解释1】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制定法,不包括判例法。【解释2】考生应清楚不同的法律形式的制定机关及其效力等级

12、:(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解释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例题1单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2004年)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案】B【解析】(1)选项A:属于“法律”;(2)选项B:属于“行政法规”;

13、(3)选项C:属于“地方性法规”;(4)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例题2单选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属于()。(2012年)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司法解释【答案】C【例题3单选题】下列关于各种法律渊源效力层级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确的是()。(2014年)A.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法律B.宪法、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C.宪法、行政法规、法律、部门规章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答案】D【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2015年)A.联合国宪章B.某公立大学的章程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D.中国证监会发布的

14、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答案】AD【解析】(1)选项A:属于“国际条约”的范畴;(2)选项C: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不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3)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的范畴。【例题5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16年)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部分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B.部门规章可以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C.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对地方性事务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D.除最高人民法院外,其他国家机关无权解释法律【答案】A【解析】(1)选项A: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

15、则相抵触;(2)选项B: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3)选项C: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而非地方人民政府)制定;(4)选项D: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只享有司法解释权。【考点3】法律关系(P10)(2015年多选题、2016年多选题)1.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夫妻关系)。法律关系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解释】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均属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相应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法律规范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例如,同学关系、恋人关系,因不存在相应的法律规范,也就不存在相应的法律关系。【例题多选题】甲、乙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乙之间的下列约定中,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有()。(2016年)A.甲将房屋出租给乙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