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62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考点突破,基础整合,热点聚焦,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国家: 的工具,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的国体: 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本质: 。 特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 .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 实行专政。,阶级统治,基础梳理,阶级性,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敌对分子,(3)人民民

2、主的特点 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 ,而且表现在 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 、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 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内容:依法打击极少数 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目的: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 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内容包括民主和专政两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提示,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制度,利益,敌对分子,合法权益,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地位: 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

3、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 (2)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地位: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 、履行 .为基础的。 (2)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3)政治义务 维护 。 遵守 。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政治自由,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宪法和法律,2.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 的原则。 (2)坚持 统一的原则。 (3)坚持 相结合的原则。 3.当代

4、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 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公民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公民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必须履行。,特别提示,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管理,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我国的国家性质,考点一,考点透析,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包含民主和专政,人民民主是其中的一方面。,方法技巧,2.全面

5、把握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3.全面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易错辨析,1.(2015天津卷,2)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辨析: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 2.(2015安徽卷,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辨析: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 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辨析: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辨析: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

6、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 我国的国家性质,典例导引 (2016湖南考前演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在第三条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中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第七条基本原则中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第十六条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中专门规定了人民安全的内容,包括“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等。“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国家安全法的一个亮点,从根本上说( ) A.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7、的 B.是由政府职能决定的 C.是由宪法决定的 D.是由政府的性质决定的,解析:A 本题意在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解题的指向在: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国家安全法的一个亮点,从根本上说,不难推出A符合题意。保障人民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宪法的基本精神,但B、C、D均未说明“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命题角度2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高频考点),典例导引 (2016天津卷,2)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而后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这表明( ) A.依法

8、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 B.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解析:C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并将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主体是人大,不是政府,B不符合题意。社会公示制度是民主决策的方式,而不是民主监督的方式,D说法错误。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考点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考点透析,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2.公民的政治权利,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9、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教材缺失点,易错辨析,1.(2015浙江卷,31)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辨析: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2.(2015北京卷,29A)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辨析: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 3.(2014天津卷,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辨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4.(2014新课标全国卷,16)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辨析: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是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公民对基层民主事务的管理权。,命题探究,命

10、题角度3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高频考点),典例导引 (2016海南卷,23)有人认为:既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那么公民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就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解析: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属辨析类非选择题。要对辨题观点做一分为二的分析,首先运用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及公民的政治权利等知识,指出材料观点肯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权利的合理性,再运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应遵循的原则等知识指出材料中观点的不足之处。 答案:言论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内容、公民有权在微信、微博等

11、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表达个人看法和意愿。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尊重他人权利,不能编造谣言、发表危害社会的言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技法指导 认识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常见误区,命题角度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高频考点),典例导引 (2015天津卷,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 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

12、 B. C. D.,解析:D 在我国,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公民与人民有区别,不能等同,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意“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说明了人民和法律的关系,符合题意,入选;也说明公民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符合题意,入选;本身正确但题干没涉及政府的行为,故排除。,热点聚焦 关注时政 拓展视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鼓励有序政治参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保障和实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日益成为人们的常态。

13、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公民合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既是社会发展趋势,也是命题热点素材。,热点说明,热点预测,1.我国的国家性质 2016年9月23日,安徽省实施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6年10月22日前,社会公众可通过网站、信函、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我国对广大公民实行民主 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广大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力 A. B. C. D.,【解析与答案】 1.B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安徽省实施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管理各

14、项事务的权利,符合题意;混淆了人民与公民;混淆了权利与权力。,公民人民、权利权力 (1)公民是法律概念,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既可能是人民,也可能是敌人。人民是政治概念,指的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2)权利是个体享有的权益。权力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物、事的控制力、强制力。,易错点拨,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互联网日渐成为公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出现部分网民利用互联网编造传播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的几种评价,正确的是( )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

15、 法律是自由的前提,政治自由是法律的保障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 A. B. C. D.,【解析与答案】 2.D 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材料反映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优点和弊端,启示我们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符合题意;与材料中“编造传播谣言”等信息不符;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错误。,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20年来,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的汇入,互联网空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人们在互联网上享受信息自由流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有害信息和违法行为时常兴风作浪,成为阻碍网络健康发展的负能量。自开展相关行动以来,辽宁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处置网上淫秽色情、诈骗、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信息2 374条,查处制造恐慌、传播虚假疫情谣言信息的违法网民195人。 结合材料,请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公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又要维护互联网秩序。,解析:学生在分析时要注意本题设问中的“请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的知识限定。学生首先可以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