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343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安石,了解记的特点,了解写作背景2. 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3.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4. 理解从游山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处事态度。【知识链接】作者: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进行变法,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由于新法触犯了

2、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 (五人墓碑记、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记物(核舟记)本朝人尚理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

3、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公元10511054,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政治改革。12年后(1070)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广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理清思路】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一(1-2)游山过程二(3-4)游山心得三(5-6)补叙同游者、交

4、代写作时间。文章的主旨(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知识梳理】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而卒葬之;以( )故其后名( )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句式: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句式: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 )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 )也。(句式: )2、其下平旷,有泉侧( )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谓之后洞。余

5、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愈奇。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 )又加( )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也。既其( )出,则或( )咎(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作探究】1.理解第一段之后思考(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_、山之_、山之_

6、、山之_。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 2.理解第二段之后思考:(1)这一段主要为记游部分,那么作者游了那些地方?结果怎样?(2)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知识梳理】3、于是( )余有叹焉:古人之观(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 )之深,而( )无不在也。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 )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

7、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 )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 )人为( )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句式: )。 4、余于仆碑,又以(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 )能名( )者,何可胜( )道( )也哉!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句式: )。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6、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合作探究】 1、理解第三段之后思考(1)古人为何“往往有得

8、”?用文中语句回答。 (2)在现实中,“夷以近”与“险以远”两种情形的结果如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3)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哪些条件? (4) 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得出什么结论? 2、理解第四段之后思考:(1)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2)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得出怎样的结论? 3、理解第五段之后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堂小结】1、 说说文章是怎么安排的,理清文章脉络。 填空:本文把_ _ _和_ 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 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_ _”和“_ _ _ ”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