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9839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 2.通过学习,归纳城市化动力机制。 3.通过学习,理解并归纳城市化的意义。【活动过程】活动一: 城市化的概念及标志下图是上海市1911年到1990年用地和人口数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尝试分析上海市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析上海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3说说上海市的城市等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由此可见,城市化是指 和 在空间上的集聚、 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5城市化的标志:(1).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2). (3). 活动二:城市化的意义阅读课本P36,第二段文字,学习小组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讨论,归纳城市化的意义,然后完成下面表格.1.说说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哪儿去了?原因是什么?2.想想在大城市的郊区发展的郊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这种新型农业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3.揣摩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4分析科技的进步,怎样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5试从文化方面分析,城市化怎么带动农村发展的? 6.在认真讨论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项目意 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活动三:城市化动力机制 阅读课本37页,图2-13,归纳城市化动力机制

3、。 1.看看,2000年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比1990年翻了好几倍,这些人都从哪儿来? 2想想他们为什么都涌向城市?3思考这些人进城都从事哪些行业?按照产业的划分,这些行业都属于第几产业? 4分析说明城市的发展与什么产业密切相关?5归纳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 .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 .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 D.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2.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 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起步早 出现逆城市化A.

4、 B. C. D. 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经达到70%左右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A . B . C. D.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56题:5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6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

5、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二.判断题7.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 )8.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 )三、综合题:9.下面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1.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大约10%的人口

6、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2.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与下列国家相符的是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美国3.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46题:4.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5.20世纪50年代至

7、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6与上述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二、判断题:7.城市化的动力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 )8.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速度快 ( )三、综合题9.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_;_;_。(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3).此过程被称为_。10.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8、。(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和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参考答案】课题9:城市化过程活动一1. 城区面积变大了,人口变多了。2. 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涌进3. 上海市城市等级变高了4.人口 产业活动 乡村 城市5.(1)城市人口占总

9、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2)劳动力有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活动二 1. 都到城市去了 因为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2. 郊区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主要服务于城市,如蔬菜、禽类等,这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3.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4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现代化大城市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6.项目意义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产业结构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