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9688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岳麓版选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学习目标:1.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限制王权、国会权力至上”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2.简述英国责任内阁制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1.重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2.难点: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国王、议会的关系。教材整理1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历史背景(1)1688年光荣革命,玛丽及威廉共同继承英国王位。(2)国王必须接受议会事先拟好的权利法案。2历史内容法律的权力高于

2、国王的权力,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3历史意义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42课中思考题,思考:权利法案确定的议会至上原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为以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深度点拨对权利法案的认识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自大宪章以来的最重要的一部法案之一,它可以被认为是英国宪法的前身。教材整理2内阁:对议会负责1首相出现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内阁中的财政大臣主持内阁会议,被称为“首相”。2形成过程(1)沃波尔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的先例。(2)小皮特开创了

3、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的先例。(3)国王权力:被逐渐削弱。(4)议会选举: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内阁首相。3最终确立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下来。图解示意责任内阁制下国王、议会、内阁、首相四者的关系教材整理3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1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光荣革命后,土地贵族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在法国七月革命冲击下,1830年,英国掀起改革运动高潮。(2)内容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3)影

4、响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21867年议会改革使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31884年议会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深度点拨议会改革前英国议会选举存在的弊端(1)有财产的限制;(2)议席分配不合理;(3)有选举权的选民少而容易被控制,或容易导致选举手段的腐败。教材整理4两党制的演变1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辉格党和托利党形成。2演变(1)光荣革命后,两党先后垄断英国政坛。(2)1832年议会改革后两党改名: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通过竞选议会席位,组织政党内阁,实行轮流执政。保守党代表贵族利益及其他阶层。

5、自由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3)20世纪初,工党兴起,自由党分化。3.现状工党和保守党是英国两大主要党派。图解示意英国两党制的演变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2.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之一。选举是各政党之间的角逐与竞争,议会是各政党斗争的场所,最早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是英国。探究点一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及特点史 料解 读史料一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

6、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送呈国王)抓住“不经议会同意”“宣布这项权力是违反法律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史料二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形成为一种政治惯例。沃波尔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根据史料二中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的信息及最后一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的内容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

7、制的完善。【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这一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提示】本质: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立法。(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提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3)根据上述史料概述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基本历程。【提示】历程:要求限制王权;建立责任内阁制,完善君主立宪制。【史论拓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基本原则及其历史作用1基本特点核心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国家元首英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平时仅扮演仪式性角色,作为国家象征的地

8、位更突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行使立法权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内阁成员同首相共进退2.基本原则(1)限制王权。就是通过议会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国王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2)议会权力至上。就是指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最高立法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3历史作用(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各派政治力量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进行,对社会的

9、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得英国朝着君主立宪的方向发展,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纷纷仿效。它既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也是对欧洲乃至世界做出的贡献。探究点二责任内阁制下各种关系史 料解 读史料一(英国)18321868年间,共更换了10届内阁,其中2届发生在大选之后,8届因平时下院投票选成。英国政治制度史史料中“8届因平时下院投票选成”是关键信息。史料二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10、。”“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史料中的“下院多数”“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是关键信息,表明下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议会下院投票中,内阁失去议会信任即应辞职。(2)史料二集中说明了内阁的组建取决于什么?【提示】取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3)上述史料反映了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制度?【提示】 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或责任内阁制)【史论拓展】理解英国国王、议会、首相、内阁四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方式地位国王世袭“统而不治”议会选举产生最高立法机关(权力中心)首相国王任命兼政府首脑和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内

11、阁首相提名国王批准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2016新余一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影响等舞弊行为严加取缔。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竞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 736 781英镑,1885年降为1 026 645英镑,1900年降为777 429英镑。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

12、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从理论上说,英国下院选举制看起来很“完美”。按照规定: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贫富、职业,不受资格限制,都有选举下院议员的权利,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匿名投票。因此从形式上看,下院选举表达了平等、普遍、公正的原则,所有国民都参加到国家的政治进程中来了,体现着民主的特征。但理论与实践却会脱节,英国选举是个极好的案例。钱乘旦 “说”与“做”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安排上的优缺点。说明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英国颁布取缔选举舞弊

13、及非法行为法案的影响。 【规范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贿选”“剥夺竞选资格”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第二小问,从制度设计,民主制度形成过程等方面总结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从理论上说”“不受资格限制”及材料出处“说”与“做”的悖论等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优点:形式平等;简单易行;有利于政治稳定。缺点:扭曲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多数党”政府可能建立在少数人支持的基础上(民意基础较为薄弱);影响选举的公平性。原因: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民主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过程;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2)影响:选举费用不断

14、地下降;选举行为得到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举的公平公正;有利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选举腐败行为。1(2016成都高二检测)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A英国议会B英国贵族C英国民众 D英国王室【解析】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议会中的反对派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此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因此,威廉接受的是议会向他提出的议案。【答案】A2(2016金华高二检测)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

15、的官邸,后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的这一历史地位起始于()A克伦威尔 B威廉三世C沃波尔 D丘吉尔【解析】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故C项正确。克伦威尔在英国内战后担任“护国主”、威廉三世在光荣革命后担任英国国王,均与题目中的信息“英国首相”不符,故A、B两项错误;丘吉尔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晚于沃波尔,与题干中的信息“起始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19世纪英国的议会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产生的影响有()扩大了选举权享有的范围使英国议会中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推动了英国两党加强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