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9676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2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3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三节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习目标: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重点:结合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2难点:分析商鞅变法的局限性。教材整理1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1商鞅之死(1)原因改革侵犯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用严刑酷法推行变法,引起一些群众的反对。秦孝公病死,失去靠山。(2)惨死:被杀,遭车裂,诛灭九族。2秦法未变(1)原因变法已深入人心。秦惠文王及后继者顺应时代潮流。(2)表现坚持赐爵原则。广设郡县,并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充实和完善秦律。继续

2、执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深度点拨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3)法律一经制订就坚决执行。(4)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教材整理2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1表现(1)军事上:形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2)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成为富强之国。(3)政治上:瓦解了分封制,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强化了中央集权。2意义(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统一了东方六国。(2)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

3、实的基础。深度点拨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运动?(1)从结果看:商鞅虽死,秦法犹存。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2)从背景看: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迎合了生产力发展的需求。(3)从影响看:除旧布新,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教材整理3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1使秦国成为封建时代具有法治性质的社会。2实行的许多制度,不仅为后来秦国历代帝王所继承,而且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前期所沿用,影响深远。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场封建改革,它使秦国完成了社会转型,为秦统一全国

4、奠定了基础。2受时代以及阶级属性的限制,商鞅变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究点商鞅变法的影响史 料解 读史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获楚、魏之师”是主要信息。史料二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仰天而叹曰:“嗟夫!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篇抓住“弃道”“废德”“峭法盛刑”“刑公族以立威”等

5、关键信息。【史料应用】(1)史料一是从哪些角度看待商鞅变法的?商鞅变法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矛盾?【提示】角度:史料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积极影响。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2)史料二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从商鞅个人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认识?【提示】弊病:法律过于严酷。认识:改革者要德、法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要注意民众的可接受程度。【史论拓展】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积极影响(1)对秦国而言:使秦国收到富国强兵之效,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

6、展模式的基础。2消极影响(1)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变法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社会道德的支持。(2)对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罚、用法过峻的做法,片面扩大了暴力的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遵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焚烧诗书造成人类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坏,对后世产生了长远而恶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

7、);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规范解答】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归纳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

8、,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残伤民以峻刑”和材料二中的信息“人(指奴隶主贵族)说惠王”进行作答。【答案】(1)思想:法家思想。作用: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1商鞅之死是悲惨的,造成他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商鞅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保护B商鞅变法不符合秦国发展的需要C商鞅本人刚愎自用得罪了众人D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解析】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他们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捕杀商鞅。【答案】D2人民网天津

9、视窗曾报道,商鞅死于“五牛分尸”,而非五马分尸。商鞅变法中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是()A推行县制B法律严酷C奖励军功D焚烧诗书【解析】题干商鞅之死说明了秦国法律的严酷。A项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C项是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项是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故选B项。【答案】B3毛泽东在批二十四史时说:“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富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下列措施中哪项最终起到“利国富民”的作用()A连坐法统治人民B“燔诗书而明法令”C建立县制D废井田,开阡陌【解析】“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利国富民”奠定了基础。【答案】D4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处西

10、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A经济文化比东方六国繁荣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作战方式先进C置身诸侯纷争之外,专注于发展国力D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制度变革卓有成效【解析】秦在七国当中本来是较为落后的国家,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长期与戎狄为伍,有利于秦国形成强悍民俗,从而提高军队战斗力,但单方面军事优势并不能确保秦国脱颖而出,排除B项;秦国利用“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成功化解六国力量和扩展自身势力,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秦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宗法传统势力较弱,内政改革阻力较小。商鞅变法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六国,“富

11、国强兵”的法家政策在秦国实现得最为彻底,最终秦国得以开创历史新局面。由此可见,各国对旧制度变革的程度对其发展有很大影响。【答案】D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彭

12、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解析】第(1)问,回答商鞅变法打击旧贵族利益的创新措施。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秦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角度回答。【答案】(1)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

13、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文化传统)。影响: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答法家思想的成功实践亦可)学业分层测评(六)(建议用时:35分钟)学业达标1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该“人”挑拨惠王与商鞅之间的

14、关系,意在反对变法,因此他应该代表没落贵族的势力。【答案】A2“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影响深远 B体恤百姓C改革彻底D法令严酷【解析】商鞅变法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潮流,他本人虽下场凄惨,但他变法的措施在秦国得以继续推行下去,影响深远。【答案】A3(2016北京西城高二检测)战国时期“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冲击的制度是()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C井田制D世卿世禄制【解析】禅让制属于夏朝以前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属于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战功大小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井田制属于奴隶制土地

15、国有制,与授军功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属于贵族享受特权制度,军功授爵冲击了贵族的特权,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检测)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由此统一度量衡。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解析】材料中“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未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地方赋税的缴纳和消除地方割据,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故B、C、D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