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093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课件_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课件,PK中考,第九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 注意: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2.溶解的过程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发生了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

2、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溶于水。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 温度不变。如NaCl溶于水。 注意:CaO加入到水中,也能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是溶 解放热,是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乳化现象 3乳化现象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

3、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洗涤剂所起的作用是乳化作用。 注意:乳化与溶解的不同点是分散的状态不同,植物油被洗洁精乳化成细小的油滴;植物油在汽油中溶解,分散在汽油中的是植物油的分子。,【例1】(2016年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C,【解题点拨】食用油加入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A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B错误;酸、碱、盐溶液能导电,就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

4、的离子,C正确;一定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硝酸钾固体,但可以溶解氯化钠等其他固体,D错误。 【答案】C,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 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能不能继续溶解剩余溶质,如果不能,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是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 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对于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

5、高而降低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就可能是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2.结晶现象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2)原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有些受温度影响较小。,(3)结晶的方法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KNO3。 蒸发溶剂法(浓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 (4)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6、对于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的不同,采用结晶法分离。如分离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可先将它们配制成热饱和溶液,然后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离。,(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 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a.条件:一定温度下 b.标准:在100g溶剂里 c.状态:饱和状态 d.单位:常用单位为克(g)气体的溶解度,(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

7、积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态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 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解度曲线,4.溶解度曲线(高频考点)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a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c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d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2)变化规律: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

8、”上升,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坦”上升,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下降,如Ca(OH)2。,(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a.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c.可以确定某一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d.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e.由溶解度曲线可确定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例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

9、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解题点拨】比较溶解度时必须在同一温度下,否则不能进行比较,A错误;由图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正确;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未指明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溶质的质量,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C错误;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g/(50g+100g)100%33.33%,D错误。 【答案】B,【例3】(2016年

10、常德)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C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B,【解题点拨】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ba=c,故该温度下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A正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c溶液没有晶体析出,B错误;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可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C正确;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D正确。 【答案】B,谢 谢 观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