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7627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预习 创设情境理清主干,情景导学,【尝试探究】 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由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征? 【答案】 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课标导读,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重点)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难点),自主梳理,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 、水、岩石、生物、土

2、壤、地形等。 2.循环类型: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3.循环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 交换。 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 和相互联系的 。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 ,通过 ,产生 。,大气,水循环,能量,制约,整体,有机物,无机盐,光合作用,有机物,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 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 。 2.统一性: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的,一

3、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1)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 状态的改变。,物质和能量,稳定,演化,统一,地理环境,生物要素,预习自评(100分),1.判断题(30分) (1)只有生物循环能够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 (2)东北地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3)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 ),2.选择题(40分) (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能够产生的新功能是( ) 新陈代谢 生产功能 光合作用 平衡功能 A. B. C. D.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

4、变化过程,受下面的哪一个要素影响最大(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土壤,答案: (1)C (2)C,3.填图题(30分) 下图为陆地环境构成要素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2)长江和鸭绿江水文特征不同,起作用的箭头是 。 (3)东北以黑土为主,南方以红壤为主起作用的箭头是 。,要点一,课堂探究 突破重难探寻技巧,要点导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1.三大物质循环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

5、能等,如表所示。,典例剖析,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 A.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会减弱温室效应。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作用变为煤炭和石油,没有重熔再生过程。,【答案】(1)C,(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

6、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减弱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解题思路】第(2)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大气升温。二氧化碳的参与是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的条件,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亚寒带针叶林向高纬度扩展。,【答案】(2)B,要点二,要点导学,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典例剖析,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

7、)(2)题:,【答案】(1)B (2)A,(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复杂性,【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地壳运动使得山地隆起,背风坡降水减少导致森林退化,继而出现荒漠化,故造成该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2)题,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精彩点拨 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直观表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一发”开始分析“全身”变化。

8、学习时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引起变化的首要因素及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教材图解 培养技巧启发思维,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植被破坏,暴雨集中等。 (3)流水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沟谷纵横,支离破碎,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黄河携带的泥沙淤积下游河床。体现了整体性的规律,水土流失的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读教材图5.3 黄土高原景观,据图回答: (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怎样的? (2)形成这种形态的原因是什么? (3)流水侵蚀带来了哪些后果?体现了怎样的规律性?,素能演练 专项训练整体提高,当堂达标,测控导航,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

9、2题: 1.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地域性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解析:1.B 2.C 第1题,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体现的是整体性特征。第2题,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是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引起该地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10、 B.植被破坏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3.B 4.B 本题组以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与过程的能力。通过题干和示意图信息的分析可知,该地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山丘上覆盖的植被。由于毁林开荒,植被减少,水土保持功能减弱,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可以确定,引起环境变化的“一发”为植被的破坏,进而引起土壤、径流等因素变化,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

11、态问题,如图所示。据此回答56题:,5.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了( ) A.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5.A 6.C 第5题,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第6题,由于植被遭受砍伐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

12、大。,二、非选择题 7.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特点。各要素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循环名称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第(1)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自然环境各个要素之间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答案: (1)整体性 大气循环,解析:第(2)题,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地貌,故属于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植被破坏而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属于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陆地自然环境最大的特征是干旱,属于气候要素的直接影响。,答案:(2)C D (3)气候,(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是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 (3)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 要素决定的。,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