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87116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XX 市 XX 医院 2017-2018 年度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卷 ( B 卷 ) 姓名:所在科室: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总得分总得分 得得分分 第一部分: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首诊负责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加以区分、谁先接收患者谁就负责到底,分 别针对不同的情形予以妥善处理,接诊过程中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患者。 ()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医疗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制度,本质在于规范 每一级医师在诊疗活动中的行为,形成金字塔式的逐层诊疗结构。 () 3. 常规会诊一般由主管医师提

2、出申请,科主任同意后实施。 () 4. 交接班强调的是全面性和延续性等两个特性,即必须将患者的真实情况全面交接, 交接后必须保证患者得以延续治疗,不能因为交接班的遗漏、失误而影响患者的正常 诊治。 () 5. 交接班要按照前班不清、后班不接的原则相互监督,将各种责任事故的苗头扼杀 在萌芽状态。 () 6. 交接班记录是病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不重视值班和交接班记录的行为均 是错误的。 () 7.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 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 () 8. 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名确分工,紧密合作,

3、各司其职,无条件服从 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 救病人,且可以用口头医嘱的形式执行。 () 9. 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是医疗机构及执业医师的法定责任,医疗机构必须 对患者立即抢救,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对限于设备 第 2 页 共 10 页 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 10. 术前讨论记录应在术前 48 小时内完成。 () 11. 严格地说,每一死亡病例均要求有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根据病情可简可繁,一般 应在患者死亡 7 天内完成;特殊病例,如死因不明、医疗纠纷、意外死亡和刑事案件 等死亡病例应

4、在 24 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 12. 凡住院施行的手术,手术前主管医师都要写好术前小结,并由上级医师阅批后签 字。 () 13. 术前麻醉师必须检查手术患者,如术前准备不符合麻醉要求,麻醉师有权决定终 止并延期手术。 () 14. 按手术分级分类管理要求,非计划再次手术属特殊类型手术,再次手术的术者必 须是高一级别技术职称医师或同级高年资医师或科主任进行。 () 15.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 16.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

5、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 17. 病历书写应及时完成, 对危重患者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的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 12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和补记时间。 () 18.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 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 19.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克服细菌耐药、避免抗菌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降低医疗 成本,既是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体系与技术指导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临床治疗水平,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的重要基础。

6、() 20. 必须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输血标本、领取血液并核对签字,不得由患者或家 属送输血标本或领取血液。 () 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30 分) 1. 首诊医师应当将患者的病情放在首要位置,一切要 来开展工作,严禁推诿、怠慢患者的一切言行。 第 3 页 共 10 页 2. 医疗机构实行、和的三级医师查房制 度,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次;主治医师查房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 24 小时负责制,实行查房。查房时,住院医 师要报告、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上级医 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作出明确的指示。 3. 组织院内大会诊时,申请科室必须提前向医

7、务处递交(紧急会 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等, 医务处根据申请,组织专家按时进行会诊。 4. 值班医师接班后必须,了解患者病情,根据病情变化和处理工作 及时做好值班期间的,记录时应。科主任应定期检查 交接班记录本并审核签字,交接班记录应由科室长期妥善保存。 5.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的内容包括、参加人员姓名及 专业技术职务、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6. 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 及、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 7.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差错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 “查对制度” , 确认患者身份, 至少同时使用、 两项核

8、对患者身份。禁止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唯一依据。 8. 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记 录。 9. 死亡病例讨论是指在患者死亡后,由科主任主持,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主管 医生汇报病情、死亡诊断及诊治中可能 存在的缺陷等,与会人员认真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后由科主任归纳小 结。 10. 术前讨论应全面、具体。围绕术前准备情况、 进行讨论;必要时请护士长参加,提出术后护理 应注意的事项及护理要求。 第 4 页 共 10 页 11. 重大、疑难、复杂手术、致残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外宾和省、市级领导手术, 均应采取慎重态度,填写,并报医务处审核,经院领导审 批后方

9、可实行。此类手术必须进行,由科主任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 主持,、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内容由 记入病历。 12.全面负责新技术的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负责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初审及新技术开展的日常监督 工作;具体负责新技术的申报登记及新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动 态管理。 13. 患者手术前应由会诊,填写麻醉谈话单,由患者本人签字,患 者填写委托书者,可由被委托人签字。手术后,麻醉医师在将患者送回病房前应与病 房医师、 护士交代手术、 麻醉经过及注意事项, 当面测、 呼吸。 14. 危急值是指需要立刻报告给,并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达 到争取最佳治疗时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各项结果。 1

10、5.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和 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 同对和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16.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 手术同意书、 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 书、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17. 使用抗菌药物前需根据,体征及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为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 药物。 18.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毫升的,由具有专业技术 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申请备血量在毫 第 5 页 共 10 页 升的,由具

11、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 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毫升的,由具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 批准,方可备血。 第三部分:选择题(可单选,也可多选,每题 1.5 分,共 24 分) 1.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核心在于() A:使各级医师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B: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C:及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D: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E: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2. 当医疗机构作为首诊负责制度的责任主体时,对于超出自身明确诊治的范围,在 完成紧急抢救、做好记录及前期的必要处置、

12、取得患方的理解或同意的情形下,可协 助其转院。以下哪些情形属于转院的范围() A:超出自身诊治范围的B:患者或其家属在特殊情况下申请转院的 C:因病情需要的(上转或下转)D:因为医院床位不足,且患者的病情允许转院的 E:以上都对 3.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在查房记录的书写要求中主要体现在() A: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变化、病情的演变、新症状的出现及体征的改变,并发症的 发生及进一步所需补充的重要病史 B:对各项化验与特殊检查阳性结果或者鉴别诊断有价值的阴性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C:诊疗操作或手术的经过情况,治疗的效果及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及理由,目前 病情分析,今后的诊疗计划 D:各级医师特别是上级医

13、师对诊断及治疗的意见,新诊断的确定或原有诊断的修改、 补充,并说明其依据 E:当班医师在当班时间内所做的诊疗工作,特殊变化的判断、处理及后果等应立即 记录,在病情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请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病情的,要记录对患者进行的 第 6 页 共 10 页 相关诊疗措施及处理结果 4.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利用、避免浪费,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以下关于输血适应症管理的规定,正确的是() A:急性大量出血且失血量超过全血量 30%,应输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 B:血小板计数 510 9/L,应立即输血小板,以防出血 C: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应输洗涤红细胞 D:病史或临床

14、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可输冷冻血浆 E: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者,应输冷沉淀 5. 关于“危重疑难病例讨论”说法错误的有() A:入院 2 周以上诊断不明、疗效较差病例需讨论 B: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可组织医疗、 护理、医技及药学等相关人员共同参加 C:讨论前主管医师将有关资料收集完备 D: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E:科内讨论不能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及时报医务处,申请院内大会诊或 召开全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 6. 疑难病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特征一般有() A:病人身患多种疾病,辨识与治疗困难B:所有疑难病都

15、是罕少见病 C: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且病程漫长 D: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有限,无法科学的解释出现的一些未曾遇到过的症状 E:医生经验不足,或医疗设备差而未能诊断明确的疾病 7. 急危重病人抢救时正确的做法有() A:重大抢救事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医院领导,一起参加组织抢救。 B:医护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 遍。 C:接到通知的医师,立即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第 7 页 共 10 页 D:接到通知的主任医师因家中有事,另派住院医师参加抢救 E:各类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 进行终末消毒 8. 根据会诊

16、的概念和要求可知,会诊制度的特点有() A:会诊的目的是为了对疑难病例进行诊断或治疗 B:会诊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制度,涉及的科室和领域较多,如急诊工作制度,转 科、转院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管理制 度等 C:会诊医师的医疗诊疗水平较高,其给出的诊断和治疗意见往往较为准确,能给出 符合当前医疗水平的治疗方案 D:会诊制度本身还带有学术研究的意义 E:会诊级别越高,参与会诊的医师专业水平越高,会诊难度也越大 9. 死亡病例讨论的意义有() A:提高医护人员医学理论水平B:提高低年资医护人员临床处理能力 C: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水平D: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E: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10. 通过术前讨论,可以更加明确() A:患者的病情诊断是否正确B:是否具备手术适应证,有无手术禁忌证 C: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的选择是否最佳D:如何预防及处理术中会遇到的突发情况 E: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护理等相关问题,以保证手术目的的实现 11. 关于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值班医师应当有完整的值班记录,全面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