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986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5课 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学习目标,1 . 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2 .从写景、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 3 .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诗歌鉴赏之“四看”“三么”: 一、看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情感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三、看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 )意象/意境、技巧、 情感 四、看注释:难理解的词语;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律诗,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2、韵,一韵到底。,登高,朗读指导:,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o w s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 x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 zh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看题目,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

3、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二、看作者(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沉郁顿挫,沉郁: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

4、,创作背景,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三、看诗句及注释(“三么”),一、写了什么:意象?,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第二、表达了什么?,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丛

5、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第三、怎么写?,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识进行分析。,(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首联:借景抒情,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写了哪些意象?) 江间波浪兼天涌,

6、塞上风云接地阴。 (“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推敲”),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沉郁顿挫:,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押平声韵)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课外延伸:,杜甫诗歌创作除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还有没有其他风格?如果有,请找出来,与秋兴八首(其一)进行对比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