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907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课件(22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 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能表达多种意义,通常是由一个本义衍生出来的。古汉语词义的引申通常有事理性引申、比喻性引申、借代性引申、转化性引申等几种方式。,1.事理性引申是指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和事物之间外在的和内在的联系的认识进行类比、推演而产生引申义。 2.比喻性引申中,由于人们反复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某些词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意义。 3.借代性引申也和比喻性引申一样,人们常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使某些词产生了一种新的稳定的意义。 4.转化性引申,是由词性的转化而产生的新义。,名词活用作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2、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7)能愿类词语“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8)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 (9)被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谓语上的名词活用。 (10)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特殊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有的与现代文的句式相同,有的就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文言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倒

3、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千古贤相周公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开始实行分 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武王 死后,他帮助年幼的成王平定管、 蔡之乱,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 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 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 “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1.主要内容 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

4、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2.结构思路,1.周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探究交流】周公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 主要功绩有:(1)辅助武王,剪灭殷商;(2)质代王死,临危摄政;(3)平定叛乱,营建洛邑;(4)还政成王,制礼作乐。,探究周公人物形象特点,2.阅读课文,你认为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交流】周公虽然已不在,但是他的精神品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后人以启示:(1)胸怀博大、深

5、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2)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3.本文是如何运用深情的语言来塑造周公的高大形象的? 【探究交流】作者饱含着激情塑造了周公形象,详尽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1.叙事简洁而生动 在叙写周公以自身为质、代武王祈祷时,作者运用较少的语言就交代了祈祷的原因、情形、过程及结果,简洁而又传神。,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作者始终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在流言面前,周公的一番表白刻画了一位忧劳深思、稳重忍耐的老臣形象。面对儿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时的一番话,语重心长,一位和蔼可亲又庄重严肃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而当成王彻底化解了与周公的嫌隙,被周公感动时,他接连自称“予小子”“予幼人”“朕小子”等,这些充分表现了忏悔、自责、羞愧不已的君王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