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870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 菱角的喜剧 教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菱角的喜剧教学实录 说明:菱角的喜剧是粤教版必修二中的一篇哲理散文该文写于1957年,针对当时国家建设中的简单化、绝对化的错误,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的道理由于该文道理浅显好懂,而写法对于高一学生却极有学习借鉴价值,故教学重点放在“用事例来说理”的学习上本课的教学创意是:1、用“盲写比较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一周前试写同论点的作文,课文学习时,再与课文比较,自悟、体会,升华认识,获得一举多得的综合学习效益)2、设计多种富有吸引力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师:上课今天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智力问答活动:一个小石片,怎样才能让它在湖

2、面漂起来?注意不能借助木头、绳子等任何依托物体生1:可以在石头上打些小洞(众摇头,兴致勃勃)生2:将石头中间挖空师:也许可能,但可行性不强生3:我有办法:用力将它甩出去就是像打水漂那样师:很好,你这个办法很巧妙我们都知道石头比水重,会沉下去,这是它的一般性但是,给它足够快的速度时,它却可以漂在水面上这又是它的特殊性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特殊性,就会犯错误,连科学家也不例外,不信请看(一学生读:)投影飞机不能飞上天:上一个世纪,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勒让德,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还有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等等,都纷纷出来断言:根本不可能发明什么飞机,且从“科学”

3、上充分地论证出比空气重的机械绝不可能飞起来然而,默默无闻的美国人莱特兄弟没在意那些伟大人物的“高论”不断探索新知,终于在1903年把人类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师: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某某同学你来说说对什么感兴趣?生4:这些科学家都很有名气,没想到他们也会犯错误师:哦,你看到这么多知名科学家都犯了错误,所以你感到特别开心是吧?请坐(众大笑)师:为什么科学家会犯错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哲理散文菱角的喜剧,他会讲清这个道理请大家开课本师:我们在昨天早读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再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生5:本文通过吃菱角的的事情(师:请简洁点),告诉我们一切事物

4、都有复杂性、特殊性生6:还告诉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师:大家都同意吗?很好将两个同学的综合起来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是怎样阐述的呢?给课文列一个提纲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我们昨天做了这项作业的请拿出来,再看投影,将上面的“课文内容提纲列表”中的空缺填出来(三个学生各自回答了自己所列的提纲,只有最后一部分有争议)师:我看了大家的作业,大部分同学都将第十一和十二合段成一部分,老师的教参上和大家的各种教辅资料上也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小部分同学是将第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呢?生7:我认为应将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因为第十一段谈的是掌握事物复杂多样性的做法及重要性而这一段明

5、显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十一段完全不同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具体说说生7:第一句话“既要又要”就是概括全文的,而后面“要与简单化绝对化打仗”是提出号召,从反面重申论点的,也是总结全文师:看来你是动了脑筋的,大家想想,这样划分是不是更有道理?可见,我们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有真知灼见师:好,下面请再来看飞机不能飞上天(投影),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观点,用课文中的话来来分析几位科学家的观点错在哪里?莱特兄弟的正确又表现在哪里?生8:因为科学家只是从主观出发师:注意,要用课文中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生8:科学家只是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没有把握特殊性,而在能否飞上天空这一点上,特殊性反而成了成败的关键师:对

6、,扣住了课文,又会灵活运用那具体到“飞机”这件事情上,一般性、特殊性又各指什么呢?谁来说清楚?生9:一般性是指机械比空气重,飞不上天;特殊性是指当飞机的飞行速度到一定程度时,它却可以飞起来,我听说好像是时速200公里以上科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考虑到这一特殊性,所以犯了错误师:说得好看来我们完全理解了作者的观点那么,请联系结尾处的写作时间,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吗?生10:因为是在文革中,搞什么“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等生产运动,都违反了客观规律,所以作者要对这些盲干的做法敲响警钟生:对,还有“放卫星”“浮夸风”(纷纷补充)师:也就是说,本文是针对1957年前的“大跃进”的错

7、误做法提出深刻的批评而创作的不过,这是在文革前作者的见解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振聋发聩的现在还有这样的现象吗?生11:有,有的地方盲目建开发区,却不考虑当地经济的特殊性,结果开而不发生12:报纸上还说,某地方干部要农民统一种苹果,后来种得太多,苹果反而卖不出师:可见,秦牧提出观点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呀当然,我们仅仅是理解他的观点还不够,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观点阐述得这样生动而透彻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主要是靠什么来将道理讲得如此浅显又令人折服的?生13:文中用了很多事例来说理师:这叫事例论证的写法,用事实来说话找一下,文中分别用了那些事例来证明观点的?生2:证明“事物都有复杂性”时,用了小时候认识菱

8、角的事情,还有过敏反应、牙齿多少因人而异的几件事例生13:还有,在谈“既要掌握一般性,又要掌握特殊性”时,用了农民识天气、种子变劣、山洞养猪的事例师:你们看,本文的事例多不多,一共有几个事例?生:八个(投影:对菱角的认识、 蝗虫、蝴蝶一类的昆虫、碳水化合物、 同一元素不同形态、 喝咖啡的过敏情况 牙齿的多少农民识天气 种子的优劣 山洞养猪)师:想一想:用丰富的事例来谈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处?生(纷纷):可以通俗易懂,变抽象为形象;读起来有趣,易于接受师:(显示投影,总结了几点好处:丰富充分,生动形象易懂,使说服力更强):好,这些好处你们几乎都说出来了课文中的事例属于什么事例?与老师所举“飞机

9、”的事例有什么不同?生14:课文中的事例多是生活常识、自然现象;老师举的是名人事例师:对,前者是生活实例,后者是名人名事大家喜欢那一类?(多答后一类) 其实,两者各有好处,前者鲜活生动,后者经典、极具权威性那么,课文中为什么不用名人名事,而大量用生产生活的事例呢?生14: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生动有趣,使得道理深入浅出生:为了使文章更形象,更具有散文的风格(投影事例使用(1):因对象而异,因文、目的而异)师:我还补充一点,此文主要是写给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看的,故要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可见,用事例说理时,还要注意对象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用事例来讲道理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下面请打开你的作文本,看看你在这次

10、作文中用了那些有说服力的好事例?还能否增加或改换一些事例?将你的作文与课文进行对比,说说你获得了那些有益的启示?请相互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师:好,现在先请自荐或推荐好的事例生15:我在作文中用了这个事例:寒潮虽然给人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寒潮也能带来降雨,改善空气质量(念作文)师:好,这个事例不错好像是你们地理课本上的吧?(点头)请班上用了这个事例的同学举手(近半数人举手)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这么多的人都用了这个例子,会出现什么问题?生(众答):雷同了,没新意了师:是啊,事例不仅要得体,还要尽可能新颖独到些生10:我有这个事例:亚里士多德只知道物体的重量与降落速度有关,得出了重的东西

11、先落地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却经过实践,发现了空气阻力、体积、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师:很经典,是名人名事,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他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大谈伽利略如何实践,而是把重点放在他发现事物的复杂性上,这扣题很紧请大家接着说(学生依次介绍:杀狼护鹿,导致鹿群退化;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特殊性的认识;深圳的成功显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有的赢得了掌声)师:太精彩了再请大家谈谈对比作文与课文后所获得的启示生(依次):我学到了多样化使用事例的方法我的事例不太恰当,也不生动,应该用经典的事例师:是的,收获不小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用事例说理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总结后,投影事例的选择、使用(2

12、):选择上:1、事例能深刻地证明观点2、事例有代表性3、事例经典,有权威性4、事例为讲道理服务使用上:1、要简洁概述2、要加评议,突出论点3、充分而适当师:让我们再回到课本上,看看文中的事例是不是这样的请大家读一下“农民识天气”这一事例(生读完),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叙述的?生:用概述语言师:再来读一下事例后面的的话(生读完),这几句点评的话可否不要?生:不行,因为这一点评就把事例和观点联系起来了,说服力更强师:看来,举了例还要加以分析,才能画龙点睛,避免堆砌事例好,请看屏幕,这是两则精彩事例,请大家试着将事例(一)放到课文中去,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好?怎么放?(投影):好事例欣赏(与改进):

13、 1、一天课上,先生问道:“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整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效果才佳” (毕淑敏)2、古代,沧州寺庙门前的石狮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僧就请人沿河流往下游去寻找,找了十几里还有找到老船工听说这事,笑着说:“石狮入水中,河流至此被阻,必从其周旁上下而过,顺势冲击石狮下边的泥沙,带走其中的一部分,时间一长,石狮迎水一面之下,必然出现一小坑,待到小坑扩大,日久,石狮又将必然落入坑中,如此下去,则石狮忙必

14、沿河流上去”人们赶到河流上游,果然找到石狮(清.纪晓岚 ) 生16:我认为可以将事例(一)放到课文的第7段因为这里都是讲认识出现错误的师:有无不同意见?生17:我认为应该放到第6段因为酒精的杀菌特点属于自然现象,与这一段中其他自然现象是一样的师:大家的意见呢?生(多数):后一个同学的放法好些第7段写的都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事例,放进去了有些不伦不类师:当然,如果单从认识规律方面讲,放到第7段也不算错;但不如放到第6段妥贴那好,谁来试一下,放进去?生18:(读文中几句后)还比如,毕淑敏在读书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几乎一字不改搬入课文)生2:(插话)不好!师:呵,出现反对派了(对生18)看来你的方法有

15、人不同意,请坐生2有不同看法,那你来试一试生2:应这样:人们常以为酒精浓度越高,它的灭菌效果越好,但实际上浓度过高会让细菌表皮形成保护层,结果反而杀不了细菌师:就这么简洁啦?厉害!大家认为好不好?应给点掌声吧?(热烈鼓掌)师:看到了吧?有了好事例还要用概述的方式才得体,这是我们刚才总结强调了的一个规则,请大家一定牢记不过,也得感谢生18,她虽然出了差错,却给了我们有益的提醒师:借助事例来讲道理,的确有很多好处,我们不仅要学会用好事例,还要学会将它们放在最佳的位置上,这样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本文的开头就很有特点:先从自己认识菱角的亲身经历谈起,从中引出论点大家想想,这样开头好不好?有哪些好处?生19:我觉得这样开头有真实感,自己经历过的,令人信服师:对,还有吗?为什么不先提出观点,再写经历呢?生20:先提出观点就没有悬念感了,先写经历一开始就能吸引人,生动有趣生3:我还有:这样可以更通俗易懂,自然而然,让人易于接受;而且,这个经历本身也是一个好事例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特别是注意到这个开头本身是作者巧妙地写了一个真切而发人深思的的事例这个开头就显得别开生面,既生动形象,又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哲理散文的艺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