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6069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对高二上化学教学的影响(修正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高考对高二(上) 化学教学的影响,1、考试说明对比分析,一、对比分析15、16年四川卷和全国卷选修四部分,2、典型真题对比分析,二、选修四教学建议,解读: 四川卷和全国卷在考查的内容上基本相同,全国卷多了能说出常见能量转化形式、催化剂的作用、pH测定和计算;但在某些知识上的掌握程度上略有区别。,解读: 四川卷选修四部分分值约22分,全国卷约2432(不含选考),或者2635(含选考),可见全国卷对选修四考查更多,分值更大。,四川卷选修四部分考查形式和风格较固定,3个选择题加大题中23个填空;全国卷从近两年看考查形式不固定,选择题03道,但相比四川卷明显偏重于大题形式考查,可以借助实验题或化

2、工流程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是一个纯粹的化学原理题目。例如2015年课标II全部以大题形式考查,相比四川卷,全国卷更侧重对概念、原理、规律本质内容进行直接应用或计算、规范严谨表达的考查,而不侧重技巧性思维考查,如几乎没有涉及等效平衡等问题。,【典例分析1】(2016课标)27(14分)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3H6(g)+NH3(g)+3/2O2(

3、g)C3H3N(g)+3H2O(g)H=515kJmol1 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1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是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 ,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低温低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 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 ;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4、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 ,理由是: 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 ,(1) (2) (3)1,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达平衡,升温逆移产率应降低,A C,1.0,17.51,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四川卷计算分值约35,全国卷计算分值约48分,全国卷对数学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计算占分比重更大,涉及反应热、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近两年尤其偏重盖斯定律和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计算。数据设计不一定有简单的倍数关系,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科综合计算能力要求也较高,如: (20

5、15课标II)26(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5分钟,理论上消耗锌_g。(已知F=96500C/mol)综合物理学科计算;,0.051,(2015课标I)13 图像中综合数学学科计算;,=4,(2013年课标I)28.(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 kW 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个电子的电量: 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 V,能量密度E=_ _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106J)。,CH3OCH3-12e

6、-+3H2O=2CO2+12H+,12,8.39kW hkg-1,【典例分析2】(2015课标I)28.(13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回答下列问题: (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为: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3)已知反应2HI(g)=H2(g) + I2(g)的H= + 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

7、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kJ。,4.7210-7,299,(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 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min-1,K=(0.108)2/(0.784)2,K(正)/K,1.9510-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

8、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填字母),A E,相比四川卷,全国卷试题综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对学生思维跨度、综合分析信息处理新情景问题能力要求较高,重于以图像尤其是定量图像的形式给出新信息或处理新信息,如,【典例分析3】(2015课标II)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O(g)+2H2(g) CH3OH(g) H1 CO2(g)+3H2(g) CH3OH(g)+H2O(g) H2 CO2(g)+H2(g) 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9、 (1)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 kJmol1,则H3= kJmol1 (2)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 _;,-99,+41,K=c(CH3OH)/c(CO)c2(H2),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缩小”)其原因是 : ,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其判断理由是 。 。 .,a,反应1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

10、缩小,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移,使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3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移,使体系中CO的量增大,总结果:升温,CO转化率减小,p3p2p1,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反应为正反应气体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CO转化率增大,二、选修四教学建议,1、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全国卷考查特点,明确教学思路,2、处理好必修已有旧知识和选修新知识之间的关系,3、针对全国卷命题风格,精选例题和练习题,4、加强实验教学,变抽象为形象,5、做好教学计划,把握适宜的教学节奏。,1、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全国卷考查特点,明确教学思路,(1)化学原理的知识不同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死记硬

11、背和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也不同于无机或有机化学知识相对独立,各章节之间联系紧密,选修四教材有两大核心,一是第一章和第四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二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平衡体系”,而这两个核心知识都遵循两大理论,序言中的碰撞理论贯穿于反应热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及反应进行的方向中,勒夏特列平衡移动原理贯穿于所有的动态平衡,深入理解这两大原理,可以做到“一通百通”,教师越教越轻松,学生也越学思路越清晰。反之若前面对碰撞理论、勒夏特列平衡移动原理没有深入理解,后面则是“一堵百堵”,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混乱。所以在新课教学中

12、,就要注重对概念、原理、规律、教材实验现象的深入准确理解,把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四大平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理顺,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也不要指望用高三总复习再来解决。,(2)教学中要注重突破高考考试说明中必考的热点重点,如:第一章的能量变化原因、盖斯定律,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三段法计算、勒夏特列平衡移动原理、图像,第三章的综合运用水解、电离平衡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四大平衡常数表达式和计算、应用,第四章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电极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等,真正做到教师讲透,学生悟透。,2、处理好必修已有旧知识和选修新知识之间的关

13、系,选修四的一、二、四章是在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在必修一第二章电解质、非电解质和电离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俗话说“温故而知新”,但“温故”不是简单的“炒剩饭”,要在比原来更高的层次上归纳提炼,简洁精练,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注意与新知识之间衔接与铺垫,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层层递进、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的感觉。,(1)除传统经典的题目,适当增加新信息题,综合性题,扩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从新情景中提炼有效信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落脚到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适当增加注重基础原理直接分析应用的题目,不必在一些偏难怪、

14、注重固定解题模式或技巧的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适当增加大题练习,培养学生严谨思维和规范表达能力,对于一些好的选择题可以改编为大题的形式练习。,3、针对全国卷命题风格,精选例题和练习题,化学原理知识较抽象,本书安排了16个演示实验、2个实践活动、7个科学探究、1个家庭小实验共26个实验,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这些实验本身也是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考查的热点,所以应重视实验教学,因教学时间等限制不可能所有实验都开设为学生实验,但对重要实验如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中和热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等实验应尽可能开设学生实验课,让学生亲自操作;演示实验也可以变换形式,增

15、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课堂上由学生演示,可以设计为一名学生动手操作,另一名学生解说操作步骤,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规范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他的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功能,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4、加强实验教学,变抽象为形象,【典例分析4】2016课标II28(4)丙组同学取10mL 0.1molL1KI溶液,加入6mL 0.1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第二支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