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7课 与人为善 第1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5471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7课 与人为善 第1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7课 与人为善 第1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7课 与人为善 第1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提高道德修养 第17课 与人为善 第1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年级七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第17课 第一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主备人课型新授教材苏人版主备教师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的良好品质。 2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能力目标: 1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2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换位思考,平等待人,做到与人为善。知识目标: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实质及意义。2.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

2、上的平等。教学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实质及意义。教学难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实质及意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情景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P81上方图片和下方文字,并谈谈你对他们对话的认识。 讲授新课:一.换位思考1.在生活中,你有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或者强迫人家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吗?谈谈你的当时想法和现在的认识。2.阅读教材P82第一段材料,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从中你悟出了什么?32015年11月访问越南时强调,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将继续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沟通,永远做社会主义国家的亲密同志,永远做发展中

3、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问题:你如何看待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二.平等待人1.阅读P83第一段材料A思考:店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B回忆:我们可能都有过不被尊重的经历,回忆你当时的心情和感受。2. 阅读P83第二段材料日常生活中,你是用什么方式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请举例说明。3. 阅读P84“小女孩和萧伯纳”材料A你如何看待大作家和小女孩之间的平等与差异?B在我们生活中,以相貌,生理缺陷等取笑他人歧视他人都是不和谐的音符。在受到不平等对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教学小结典型例题教后记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