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4582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人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刻木记事,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1、知识目标 掌握青铜器的功用及精品代表,了解青铜器铸造工艺;掌握甲骨文的发现意义,了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及与现代汉字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青铜器工艺及甲骨文造字,提升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物所具备的历史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认识到青铜器与甲骨文是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工艺及智慧的结晶,也要认识到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学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自豪感,养成珍视历史文物的意识。,甲骨文的历史意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彰显传承,第一

2、篇,解秘一 青铜器的功用,自主学习,结合视频及课本3页内容,思考青铜器的功能有哪些?,“金炤物,金有两义,先入后设。” 郑玄注礼记礼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食器发展为礼器,知名鼎尊,龙虎尊,解密二 青铜器的工艺,合作学习,结合课本24页内容,小组归纳总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 (铜、锡、铅),制模 雕刻纹饰 翻制泥范 高温焙烧 浇注金属液体 加工修整,制模雕刻,翻制泥范,焙烧、浇注,加工修整,文物档案,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

3、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 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4、,甲骨文传载春秋,第二篇,文物档案,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但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合作学习,观看视频,结合课本25页,小组讨论甲骨文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读图识史,结合图片及课本25页,小组讨论甲骨文有哪些造字发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七嘴八舌,树立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 进行校园历史文物保护宣传,课堂小结,青铜器 与 甲骨文,功用 工艺,发现及意义 造字特点,达标训练,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 )。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2我国现今所见最早的文字是( )。 A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 B金文 C甲骨文 D钟鼎文,B,C,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