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1292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洪中学精品教案诗词鉴赏(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高考诗歌鉴赏 专题备考方案,郓城一中 范经哲,一 备考目标 二 考向预测 三 典例解析 四 鉴赏歌诀 五 课堂导练 六 专题训练,一、备考目标,1、明确考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辨复习重点,使学生的复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总结高考试题规律,预测2008年古典诗歌鉴赏试题走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备考方略。 3、构建古典诗歌鉴赏以及相关知识网络和体系,教会学生答题模式和方法。,二、考向预测,1、从选材看,多为篇幅短小的古代诗歌,名家与非名家并重,非名篇将占主体地位。幻灯片 2、从时代看,重心突出 唐诗、宋词、元曲是首选

2、,但不囿于此三者;幻灯片 3、从数量看,以单一鉴赏为主,比较鉴赏次之,但比较赏析渐趋看好。幻灯片 4、从内容上看,紧扣大纲全面考查,“情”“景”为重。 幻灯片 5、题型设计和题量分值相对稳定。,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鉴赏字(词)的艺术效果。 如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溪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2、分析字(词)在诗句中的作用。 如2007年天津卷黄氏延绿轩:“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3、理解字(词)蕴涵的情感。 如2007年天津卷望江南超然台作: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

3、析。,三、典例解析命题角度,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典型例题】(200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设题】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解析】“明”是明亮,“出”是出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描绘出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极富层次感的景象。充分显示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美丽景色。,解题步骤,(1)解释该字

4、(词)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分析诗句的手法。 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分析形象的写法。 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咏鹰: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析抒情的方式。 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比较手法的异同。 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

5、并作简要说明。,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典型例题】(20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设题】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主要运用衬托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陈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借咏鹰抒壮怀。他所看中的正是鹰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

6、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王安石示长安君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宋谢枋得武夷山中,然后回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比较不同诗中作者的感情。 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

7、同?,命题角度三:理解、分析诗歌的情感,【典型例题】(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设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情感把握,这显然是从“面”上着眼 ,因此我们解答时不能局限于个别诗句,而要从“面”上进行赏析,尤其要从两条注释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表达了国

8、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解题步骤,(1)了解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 (2)认真揣摩诗歌的意象和语言风格 (3)结合以上信息准确分析出诗歌的情感,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描述诗歌的画面。 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芣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2、理解、比较诗歌中的情景。 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王维秋夜独坐和周弼夜深,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3、概括对象的特点。 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4、分析画面间的关联。 如200

9、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命题角度四:理解、赏析诗歌的内容,【典型例题】(2007辽宁卷),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夜深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设题】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解析】两首诗“夜景”不同,首先是时令不同,景象不同,王诗题目为“秋夜独坐”,描写的是秋夜之景,景象是雨中果落、灯前草鸣;周诗诗句中有“春雪霁”,描写的是春夜之景象,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其次,动静不同,王

10、诗用果落、草鸣之动来衬托心中之静,是动景;周诗用不知道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等室外的静景来衬托时光的暗转和读书的勤奋,是静景。,解题步骤,(1)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理解内容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规范答题注意事项:,1 、明确题干要求。 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弄清出题角度,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2、正确理解诗歌。 对诗歌理解、评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 3、恰当运用鉴赏术语。 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能将鉴赏水平从“感性”层面提

11、升到“理性”层面,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4、精心组织答案。 答题时注意采点,要赏析结合,切忌泛泛而谈,大说空话、套话。,四、古诗鉴赏歌诀,古诗鉴赏不畏难,意境初解识诗章。 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鱼传尺素鸿雁忙。 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长。 沉郁顿挫多悲慨,雄奇奔放气势扬。 表达技巧记心中,评价顺水又乘风。 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烘托反衬手法老,乐景哀情反相成。 一抑一扬显衷情,虚实结合更鲜明。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

12、。 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用典诗魂寄,借古讽今用意深。,五、课堂导练 (选自湖北2008高考大纲补充说明题型示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6辽宁卷)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 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

13、”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 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 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

14、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 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 “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 景的艺术特色。,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

15、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 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 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 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 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4、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北京卷)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将:岂 纪:经营

16、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本诗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案】:【 D 】【 E 】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六、专题练习(见页子),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