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7674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物理治疗机理探讨摘要 本文用同位素 动态闪烁显象法,对0 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进行颈脑血流量测定。其中 1例显示脑区供血减少。作者认为颈性眩晕与脑区供血量减少有关。 该 1例因颈椎病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所致颈性眩晕,经过牵引 治疗 ,眩晕症状消失。故从中得出两点结论: 颈 牵治疗法可以改善颈性眩晕时的脑区血供; 颈 牵可以治疗颈性眩晕; 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事实说明,颈性眩晕原因不仅是颈椎器质性病变,还包括由颈椎器质性病变导致位置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

2、足,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 这一新 方法 ,对于 研究 椎关节错位和颈椎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 应用 在椎动脉供血不足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上。 关键词 颈椎病 眩晕症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其中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这种眩晕常发生在颈椎病患者颈椎运动的一瞬间。其主要表现是眩晕、头痛、意识障碍和视觉障碍等 1 。临床上需要把这种眩晕与其它类型的眩晕相鉴别。椎 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时至 198年“全国颈椎病会议纪要”发表为止 2 ,除了由颈椎 X 线、椎动脉造影和电生理等非特异性临床临床检查可以进行

3、间接证实外,尚没有可靠的客观指标。在此之前,曾有人用脑阻抗血流图作定性测试,但因临床实用价值有限,所以脑阻抗血流图也只做为临床诊断的 参考 指标。此外,近来有人采用 CT 测量椎动脉孔,想以此来寻求诊断颈性眩晕的客观指标。 为了鉴别和探讨颈性眩晕的机制,寻求颈性眩晕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客观依据,我们做了以下的测定和研究。 临床资料 一、颈椎病性眩晕诊断标准和测试 按 198年“全国颈椎病会议纪要”中规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把临床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3 ,同时具有眩晕症状者,随机抽样0 例,年龄 185岁的一组病人。对他们进行了颈椎牵引治疗前后放射性同位素 颈脑血流定量扫描测定。 具

4、体方法是: 取得锝酸核液 ,由前臂浅静脉注射;将注射后的患者头颈部置于照相机前;通过荧光屏既可观察到颈脑血流情况,又可以通过程序控制下 计算 机系统,随时能获得能反映颈脑血流情况的 T 值和 V 值 , 并将其以图象形式显示在荧光屏上。 测定结果: 脑半球血供 在本组0例中,一侧脑血流量呈明显下降者14例,占70%。但在这14例中,左、右脑区之间血流量减少无差别,左、右脑区供血减少各7例。另外6例脑血流量,虽然表现为左右侧基本相等,但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高出正常值范围。所以认为 颈性眩晕与脑半球区供血量下降有关。 颈区血供 在我们同时对该0 例颈性眩晕患者的颈区血供情况的测定中表明,单侧

5、颈区供血下降者有 例;双侧下降者 1 例,双侧相等者 例,单侧增高者 例。详见表 1 0 例颈性眩晕患者的颈区血供测定结果与其脑半球区血供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颈区供血差异没有脑区供血差异显著。但在0 例中,颈区供血除 例双侧相等之外,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降者例,远比表现为颈区供血升高者者 例为多。 通常在颈性眩晕的同一个病例中 , 脑区供血下降与颈区供血下降是同时存在的。但相比之下,脑区供血下降相对显著些。见典型病例图象 1 。 二、分组和对比 将0 例颈性眩晕病人按眩晕症状轻重分成两组,分别与0 例正常人对照组颈脑血流图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重病组和轻病组在大脑半球区血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6、。而颈区供血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换而言之这一结果提示:颈性眩晕与脑区供血下降有直接关联,与颈区供血关联不大,见表 。 三、引疗法和牵引对颈脑血流 影响 我们对本组20例颈性眩晕患者行颈椎牵引 治疗 。牵引 方法 是:从15kg递增至30kg,每日递增12kg,间歇牵引20,每日一次,两周之后,用维持剂量继续牵引12周,一般可见效。本组20例经上述牵引治疗眩晕症状全部消失。同用同位素锝对10例重症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颈脑血流量复查,结果脑区供血都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见典型病例牵引后脑血流图象,注意与牵引前图象比较。 讨论 一、颈性眩晕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但两者仍有区别。当颈椎病变引起椎动脉和基

7、底动脉供血同时障碍,以至于导致脑区供血障碍时,才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水平震颤等典型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症状。临床上称之为前庭中枢性眩晕。 单纯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生在桥支,常表现为动眼神经受累、眼肌麻痹、复视、视物不清、猝倒,但意识清楚、能自行站起等中脑、桥脑病症。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除颈性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外,还有许多其它原因,畸形、血栓和动脉硬化都可以引起基底动脉硬化,都可以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眩晕症状表现为多种多样,轻重程度也不同。本文结果表明,颈性眩晕与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与导致脑区供血不足有直接关系。 二、颈性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区供血不足。眩晕原因与下列因素有

8、关:椎基底动脉是大脑后动脉的主要血供来源,大脑后动脉支配的枕叶是视觉中枢,参与平衡反射。基底动脉的近心段分支出内听动脉,该动脉行至内耳迷路处分出前庭支支配内耳。基底动脉两端的上小脑动脉和下前小脑动脉及椎动脉分支出的下后小脑动脉都支配小脑;中段的桥支支配脑桥。故颈性眩晕的发生和常出现桥小脑症状4,认为这与上述解剖学特征有关。可以认为:颈性眩晕是一种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其发生原因与脑的枕叶视中枢区、内耳迷路及桥小脑供血瞬间障碍引起机体对空间定向感觉瞬间障碍有关;故临床可表现为前庭中枢性和前庭周围性混合型眩晕症状5。这是因为供血障碍不仅仅限于桥支,通常也涉及到椎基底动脉的上小脑动脉;下前,下后小脑动脉

9、和内耳听动脉。 三、由于本方法所测定颈区血流量是中立位的它不仅包括椎动脉血流量,还包括颈动脉血流量。因此,本组2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颈区供血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所以,不能仅凭所测定颈区供血情况来诊断颈性眩晕。 四、颈性眩晕的治疗主要是行颈牵以改善脑供血,尤其是脑微循环血供。因为,颈椎牵引后即可使椎管容积扩大6,有利于脑血灌注,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微循环,又可使椎动脉骨性通路通畅。在本检查法中,脑血供的客观指标表现在T值和V值的生 理学 意义上7。 五、我们认为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理想的颈椎牵引量15kg递增至30kg左右,每日间歇牵引20分钟,一般可见效。个别情况需要以最大牵引重量维持12周,方可见

10、效。 六、本检查法所用的放射性同位素锝,半衰期仅6小时,浅静脉给药,这比椎动脉造影等其它检查方法要安全。 结论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见症状,颈性眩晕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临床上需要与其它类型眩晕进行鉴别。为了建立颈性眩晕的客观定量诊断指标,用同位素进行脑颈血流测定是可行的。颈性眩晕用颈性牵引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尤其可以改善与眩晕有关的大脑枕叶、脑桥、小脑及内耳迷路的血供。 ASTUDYONTHEMECHANISMOFTHEDIZZINESSINCERVICAL SPONDYLOPATHYANDITSDIAGNOSSISANDPHYSIOTHERAPEUTICTREATMEN

11、T Abstract:20cases(aged18-55)ofvertebraldisorderswereinvestigatedby99mm(Technecium)scintillationdynamicimagingofvertebralartery.Ofthe20cases,bloodsupplyof14caseswereinsufficienttounilateralbrain.Vertigoanddizzinessofthesecaseswerenotcausedbyspinaldisordersbutbybloodinsufficiency. Ofthe14cases,aftert

12、ractiontreatment,vertigodisappearedbecausethebloodsupplywasrestoredtonormal.Itseemsreasonablethat:(1)Tractioncanrestorethesupplyofbloodtothebrain;(2) The factsoftractiontreatmentprovethatdizznesswasnotcausedbyspinaldisordersbutdirectlybybloodinsufficiencyofarteriavertebralis. Thisnewmethodofdiagnosi

13、sandtreatmentofspinaldeviations,retrogradecervicalspondylopathy,especiallyvertebralarteryinsufficiencyanddizzinessduetoyertebralarterialcervicalspondylopathy,isveryuseful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cervicalspondylopathy;dizziness;necktraction. 参考 文献 1赵耕源。颈椎病性眩晕。国外医学参考资料。1973;7:1。2赵定麟。颈椎病诊断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85;23:57。3杨克勤等。颈椎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50。4王新德。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循环障碍。中华医学杂志。1974;1:20。5梁秀龄。眩晕。 中国 医学百科全书神经内 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张大新,等。脊椎牵引在 治疗 脊柱软组织损伤中的生物力学 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软组织学组研讨会资料汇编。1987;29。7朱国泓,等。 计算 机化r相机测试脑血流指数及曲线的初步研究。中华核医学杂志1988;2:84.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