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3255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论身份建构的语言学分析方法1.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商品化、社会化和全球化等特征。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也是语言使用者反映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位置的重要工具。身份存在于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个体社会经验和个人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身份建构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身份建构的概念、建构的模式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相关学科对身份建构的概念和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对国内身份建构研究有一

2、定的启示作用。.身份建构的民族语言学研究 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身份是文化和历史不断协商的产物,并且受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所影响。身份建构的民族学研究认为身份在言语交流中是积极的参与者,主要探讨身份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阐释和理解。作为一个社会实体,身份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个人意识的自然需求。 Collins(XX)在英国教友派信徒中展开身份建构的民族学研究,以教友派信徒的会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指出个体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可通过三种话语模式的相互作用建构。三种话语模式分别是个体的,方言的和教规的话语模式。在这个语言共同体中,身份的建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群体中程式化的语言,并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和该语言共

3、同体的影响。Jung和Lee在研究韩裔美国学生在同龄群体、家庭和媒体的影响下的民族身份时采用对两个韩裔美国社区为期六个月的观察和采访。研究发现,在身份建构的初期,家庭因素在教授韩语和韩国习俗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通过韩国视频、手机和网络等媒体是韩裔美国学生了解韩国文化和社会的主要途径, 在建立民族身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Habib(XX)认为个人身份存在于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且可以通过幽默和辩论的方法来建构。此研究采用交际民族学的方法来处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参与他三小时录像交流的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四位女性,他们参与讨论的都是普通的社会话题,通过语言的社会化反映整个世界。研究显示幽

4、默和辩论是维系紧密关系、培养文化意识和获得世界知识的教育工具。 我们可以看出在民族学研究中,身份建构是一个受社会和文化影响的重要的概念。在社会-文化语境下,身份建构的民族语言学将语言作为切入点,很好地理解了身份的话语建构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是民族语言学的研究并没有将个体的认知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动态性发展考虑在内。.身份建构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语言在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激发了社会语言学者探寻语言和身份建构之间的交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普遍认为“身份是一种突现的建构,是修辞和阐释过程语境化的结果,在这些过程中交流者受语境驱使而做出的话语选择来源于社会构成的全部的认同的和附属的资源,并且将这些符号资源

5、转化成对他人的话语阐释。”因此,身份建构可以看成是一种可以通过日常的社会交流所形成的持续的过程。社会语言学家强调身份是语言交换和社会参与交换的结果。 Schiffrin(1996)指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在那些叙述个人经历的口头语篇。她认为身份是可以通过叙事分析,即我们和他人说话不仅能帮助我们说明自己是谁,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建构身份。她认为定位、构架和语态三个不同的理论框架可以分析身份语篇、交流和文化的层面上的语言表达。 Eckert(XX) 则认为身份建构是在语言变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定的社会含义在变化中的本质。说话人自己具有特别的社会身份,而这些身份是建立在说话人在一系列的社会语言变

6、量中的所做出的选择。身份建构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话语实践的一种形式,具有流动性,多重性和协商性。 Ochs(1993)明确说明了社会身份是一系列社会权利的总和,包括社会地位、角色、位置、关系及程式化的其他相关试图要求或者分配社会生活秩序的群体身份。当话语发出者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时,在所有 语法和话语层面的语言建构都是社会身份的重要指示;同时,社会身份也是特定语言建构的社会含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看来,话语发出者试图建立他们和他人的社会身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某种社会行为,表明某种立场。 通过回顾社会语言学方法对话语身份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语言学认为身份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

7、语言这一媒介的建构密切相关。身份通过个人及在交流中所处的话语环境建构起来的,而这些又和我们的社会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身份建构的目的是发展一系列可以加强一个人身份的一致行为。.身份建构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批判性话语分析(CDA) 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全面的观点,其研究的重点是社会问题,例如:滥用权力、社会歧视、性别不平等等问题,并且着重研究话语在产出、分布和运用方面的影响。“批判性话语将话语-语言在口语和书面语的应用看作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社会实践能够反映出某种话语事件和话语环境之间,以及会机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性话语分析关于身份建构的研究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Wodak,Cili

8、a,REisigle and Liebhart(XX)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角度讨论了关于国家身份的话语建构,并且在特定的奥地利语境下发展了一种可用于描述和分析国家身份的话语建构的方法,即:三维分析方法。三维分析的三个维度分别指内容、策略以及意识的意义和形式。在内容层面上,他们区分了五个主要的主题范围,包括:奥地利人的语言建构,过往政治的叙述和虚构,共同文化的语言建构,共同政治主张的过去和未来的语言建构,以及国家群体的语言建构。他们认为话语策略和语言机制可以用于国家身份的建构。 Ricento(XX)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在1914至1924年间于美国化运动中出现的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他采用了Woda

9、rk(XX)提出的话语-历史框架下的语用修辞分析方法。他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语篇,并用来描述美国主义在美国公共话语中的表现。 作为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先行者,Fairclough(1992, 1995b)提出的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对我们有着有益的思考。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中,Halliday(XX)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也是学者们常采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他认为及物系统(transitivity system)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可以为同一事件的不同阐述提供不同方法的有力分析工具。Hernndez (XX)就运用Halliday的及物性系统分析了

10、直布罗陀人身份是如何基于语言建构起来的。批判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反映了身份的话语建构和社会及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身份具有明显的社会建构性,并且对话语秩序有着较大的影响。.结束语 通过以上回顾,身份建构的语言学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实践。研究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身份建构的基础是语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身份建构的研究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视角性。因此,在回顾国外的相关研究的同时,加强国内身份建构的研究,将国内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新兴的社会群体,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身份建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11、Bauman, Language, identity, performance. Pragmatics. 10(1): 1-5.2Collins, P. Storying self and others: 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identit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2):43-264.3Eckert, Linguistic Variation as Social Practice: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Belten High. Oxford

12、: Blackwell.4Fairclough,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5Fairclough,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6Jung, E. and Le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student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 146-162.7Habib, Humor and d

13、isagreeme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cross-cultural enrichment. Journal of (6): 1117-1145.8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9Hernndez, A.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Gibraltarian Identity in the Printed Press: A Critical Disc

14、ourse Analysis on the Gibraltar Issu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Granada.10Ochs, E. 1993. 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3):87-306.11Ricento,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s. Discourse & Society. 14(5):11-37.12Schiffrin, D. 1996. Narrative as self-portrait: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s of identity. Language in : 167-203.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