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3158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6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知识精析】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地形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发育,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侵蚀作用强。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河床特征:上游侵蚀为主,河床窄而深,呈“V”型;下游堆积为主,河床宽而浅,呈“U”型地势决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地形影响流域范围:山地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如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较小。地形影响河道状况:河流上游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多峡谷;中

2、游河床多粗砂;下游河道展宽,多曲流,河床多细沙或淤泥。地形影响河流性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含沙量大,水力资源丰富;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含沙量小,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气候河流对降水的影响:增加沿河地区降水量。河流对气温的影响:使白天气温降低,夜晚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对河流的影响: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多少具有一致性。气温对河流的影响: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一致;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河流存在结冰期其他水体湖泊(地下水)湖泊(地下水)和河流具有相互补给关系:由高水位补给低水位。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地下水)水位,河

3、流水补给湖泊水(地下水);枯水期相反。以湖泊为源头的河流,总是由湖泊补给河流;地上河分布的地区,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出露成泉,往往补给河流水冰川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干旱地区有河流流经的地区,水分条件较好,形成非地带性的绿洲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侵蚀作用越弱,含沙量越小,径流变率越小土壤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越紧密,越不易受到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小;土壤越疏松,越容易遭受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大【高考例析】(2018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

4、图”。读图回答12题。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泄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D缩短航运里程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B六合垸所在地C张智垸所在地D永合垸所在地1. AD 裁弯取直使得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河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A、D项正确。裁弯取直加速河水下泄,反而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B项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C项错误。2. BD 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于长江南岸,故B、D项正确。麋鹿保护

5、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A项错误;张智垸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C项错误。【点睛】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2.不利影响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

6、,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三)冲刺卷)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 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 B 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 沉积物质来源复杂 D 物理风化作用较强2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

7、壳抬升的( )A 高度 B 速率 C 规模 D 年代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 风积沙丘 B 风蚀沟谷 C 冲(洪)积扇 D 三角洲1C 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这是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力沉积的沙丘,又有河流沉积的粉砂-粘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均匀程度较差,据此选C。2B 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选B。3C 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剖面图绘制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

8、刚出山,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会大量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据此选C。(2018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5月高考模拟)下图示意某河流地貌形成演化中的不同阶段,读图回答46题。4该河流地貌演化时段的先后顺序为( )A abcd B badc C cdab D dacb5野外考察发现P处沉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堆积作用强烈 B 侵蚀作用强烈C 山洪暴发频繁 D 河流改道频繁6与P处相比,T处沉积物( )A 土壤更肥 B 粒径更小C 地势更高 D 年代更老4B 读图可知,b图中是在冲积扇上形成了冲沟,冲沟发育过程中,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沟谷水流得到

9、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的流水转变为经常性的流水,冲沟就演变为河谷,a图表示受流水下蚀作用后形成的河谷,河流形成初期,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故b图形成最早,随后才形成a图;到河流发育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两岸侵蚀作用加强,即侧蚀增强,河流变弯、河谷拓宽,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形成d图河流地貌;最后,河流发育成熟期,长期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 “U”型,如图c,故c图河流地貌最后形成。故选B。5C 读图可知,P处位于河床两侧地势较高处,P处沉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说明此时水位较高,流速较大,流水搬运物质的粒径粗大,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10、最可能是山洪暴发频繁,洪水期搬运的物质随流速降低,导致粒径粗大的砾石在P处沉积。故选C。6D 读图中冲积扇地貌可知,P处位于冲积扇表层沉积层,T处位于冲积扇里部沉积层,随流水侵蚀出露在河床,根据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可知,越是上部沉积层形成年代越新,故与P处相比,T处沉积物年代更老。故选D。(2018全国省级联考考前猜题卷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左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右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下图,回答78题。 7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B 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C 黄河河口流速变快D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8造成右

11、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7D 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错误;黄河河口流速变快,沉积减弱,C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对。8D 右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小,A错误;此时没有冰川,不存在冰川侵蚀作用,B错误;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小,C错误;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大,D对。(2018吉林省实

12、验中学高考考前)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下图为赣江中某地的江心洲沉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江心洲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A 河流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 河流遇海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 河流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D 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10图中四地中水流速度最慢的是()A B C D 9C 据材料可知,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其形成过程体现的是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与河流的流速、含沙量有关。如果流速变快,河流的沉积作用会减弱;遇到地形阻挡,流速减慢,从而会使泥沙沉积;由材料中“赣江”这一信息可知其与海洋并不直接相通;河流出山口处沉积形成的

13、是冲积扇。故选C。10D 据图可知,图中地沉积物颗粒最小,说明其水流流速最慢。故选D。(2019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第一次(8月)联考)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3题。1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 河流作用

14、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B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12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 增加陆地面积C 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 稳定入海江道13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东移 西移 潮差增大潮差减小A B C D 11A 由材料可知“枯水期仓前以西河床高度升高,以东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再加上材料信息中“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可以推测出枯水期河水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少,而枯水期时海水上溯势力较强,可能大致到达仓前,受海水顶推作用影响,河水到达仓前以东河段较少,所以仓前以西河段以沉积为主,仓前以东河段则受海水冲淤影响较大,故出现研究人员测量的结果。而夏季河水水位上涨,径流量大,此时海水受河水的前行冲击,进入河道的上溯段应向东推进,所以缩窄前河床高度的变化应以河流作用为主,仓前东侧河道受河水携带泥沙沉积的影响再加上东退的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沉积应有所增加,所以东侧河床堆积增高;而仓前以西河段夏季由于河流径流量大,受海水顶托作用弱,其侵蚀应该有所增加,故此其西侧河床则因侵蚀而降低,据此选A。12D 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河道没有缩窄前,河流的“主河道摆动频繁”,所以缩窄河道是为了减少主河道的摆动、稳定入海江道,D对;由于江道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