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71453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的选题及 研究方案的设计,什么是课题?为什么要做课题?,1.教育科研课题:就是教育教学上需要解决,而尚且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做课题的意义: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明晰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提升教育教学工作品质;在研究中逐渐逐渐形成教育教学风格。 3.课题的现实意义: 职称、年度考核、教师技能大赛、名师培训选拔、工作从程序性变成研究性、方向和充实,课题基本问题,课题的种类:,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县区级、校级。 中学教师申报课题 一般为:省级(教育厅、教育科研规划办、普教室、电教馆);市级(教科院普教室、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县区级(市属校)、

2、校级(学校、高校课题、培训类课题、各类级别的子课题),4,“课题研究”的内涵,课题(Subject):问题、主题或专题。 课题研究:是指对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一现象进行专题、系统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揭示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探讨教育规律和获得理论认识的活动。,5,第一主题: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策略,6,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一般程序,发展教育教学研究,制定方案,统计分析 提炼观点,形成成果 总结整理,实施研究,搜集数据资料,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确立课题,积累事实 积累数据,寻找问题,7,一、选题的含义,广义的选题:研究方向的确定。方向的确定主要包括研究领域、研究范式和研究线索的确定

3、。甚至是具体的研究方向。 狭义的选题:研究问题的选定。,8,正确选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9,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1、价值性原则 教育教学研究选题的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前者主要看研究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力三个方面,一般从对知识的贡献、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视角的创新三个方面衡量;后者主要看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主要从对政策、对管理、对教学、对课程、对学生、对自身等具体对象的服务程度等方面衡量。 所以有

4、价值的选题必须是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或实践性、操作性的选题。,10,2、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问题建基于两个基础之上 (1)事实依据实践基础,实践基础不是看什么是什么,而是对实践系统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客观的收集资料、完整的描述。 (2)基本原理理论基础,科学的教育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科学教育理论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11,3、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最显著特征。可以说没有创新性的科研选题是没有价值的选题。 一般讲,具有创新价值的选题的特点是: (1)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 (2)前人未完全

5、解决的问题。,12,对于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而言,创新性是相对的。因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大同小异的,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即使是曾经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已经有了某种答案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也都具有创新价值。 要想使我们的研究选题具有独创性,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尽可能多地占有与所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如果对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不了解,我们就无法开展新的研究,也无法确定我们的研究是否真的有价值。,13,4、具体性原则 选题的具体性原则是指:我们所确定的教育科学研究选题,问题要明确,界限要分明,范围宜小不宜大,

6、用语清晰,防止选题上的大而空、模糊含混现象的产生。 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做事必须从小处着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也必须从小处着手。,14,5、可行性原则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我们所确定的教育教学研究选题,必须是能够被研究的,同时也应当是研究者可以进行研究的。 要想使我们所确定的研究课题具有可行性,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研究的客观条件: 首先是指开展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等条件。,15,其次是指科学上的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

7、不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选题,是没有实现可能的选题。 再次是研究的时机问题。确定研究选题要抓住最恰当的时机。所谓最佳时机是指: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相关理论研究工具及研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提出的过早,条件不成熟就会久攻不下。提出的过晚,又毫无新意。,16,(2)研究的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以及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和对此课题的兴趣。 强调主观条件,就是要求我们在确定研究课题的时候,必须从研究者本人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条件寻找与研究课题的结合点,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课题来进行研究。,17,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形成,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研究问题,教育教学研

8、究课题,有价值,可操作,(普遍意义),(特定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研究 培养八年级学生地理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 培养八年级学困生地理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 情境创设培养初中学困生地理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2、课题:将选题转换成课题,课题指南所列出的题目是供老师参考的选题范围,不宜直接拿来作为自己的课题。,选题,课题1,课题2,课题3,课题4,问题,对象,效应,课题指南,(范围),(范围),(范围),题目表述应:简明、具体、新颖、醒目 尽可能直接反映研究三要素:问题、对象、效应,多媒体教学 对 差生 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问题,研究对象,

9、研究效应,基于网络环境 的普通高中实证型学科课程资源 开发与应用研究,20,例1:从问题到课题,教育教学问题: 许多学生因为厌学数学导致成绩下降(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研究问题: 导致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厌学数学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解决这些学生厌学数学问题呢?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数学厌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1,教育教学问题: 教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研究问题: 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是否有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与应对高中英语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对比研究,例2:从问题到课题,22,教育教学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上政治

10、课不积极。(教学个案) 教育教学研究问题: 影响初中生课堂参与性的因素有哪些?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提升高中政治课堂互动行为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例3:从问题到课题,23,教育教学问题: 小学科学备课组活动时一位教师提出学生差异太大, 很难展开教学(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研究问题: 学生差异是否可以有效利用?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农村城市化背景下科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差异资源利用的实验研究,例4:从问题到课题,24,课题基于问题,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成为课题: 问题是否具有教育性(促进学生发展) 问题是否具有探索性(具有探究空间) 问题是否具有推广性 (有一定代表性) 问题是否具有指向性(范围明确) 问

11、题是否具有可行性 ( 解决可能 ),25,四、从问题到课题的方法,1.一个问题能成为课题的条件和要求 (1)问题的前提必须正确。 高中物理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优点:a. 探究式教学有效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b. 通过构建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师生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能,这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 。 改进:a. 研究范围可再缩小:探究式教学中的“基于问题解决” ;b. 研究内容可更具体:习题教学模式;c. 研究方法可凸显:行动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模式行动研究,26,(2) 问题的答案是存在并可预测。 在“先学后教”课堂模式下物理学习策略的

12、研究 (XXX ) 优点:从对“学习策略”的定义看,学术界的观点包括:a. 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1982);b. 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Mayer,1988);c. 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Rigney,1978);d. 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学生学习的过程(Nisbert,1986)他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据此,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课题主持人将“在先学后教课堂模式下学习策略”定位为课前预习策略、课堂学习策略、课后复

13、习策略,且是在学校 “先学后教”教改模式的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的细化研究,研究成果可以预测,只要能构建基于“先学后教”教改模式下学习自主调控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完全可能的。 难点:a. 本课题有两个关键词:学习策略 “先学后教”课堂模式,要理顺好两者的排序问题; b. 建议将课题改为: “先学后教” 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学习策略的运用研究 ,27,(3) 问题要具体并有明确界定。 关于实现动态课堂与教学效益的探索(XXX ) 商榷:a.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 的概念。课堂中生成资源繁杂: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有课堂交流随机产

14、生的问题;有价值的也有无价值的;有“预设”外的也有“预设”内的;有“即时生成”的也有“延时生成”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与教学正效益不成正比;b. “教学效益”定义:在相同时间里投入相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达到的教学效率的高低,得借助实验研究进行实验班、对照班的实验前测,并通过一段时间进行实验后测检验打造“动态生成”课堂与教学效率的关系。这样的课题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模糊不清,界定不明确,或者说是问题太笼统。如果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就很难获得预想的结果。 建议:课题调整为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优化策略研究,28,(3) 问题要具体并有明确界定。 让课文素材走进作文 商榷

15、:a. 课题题目切忌使用文学化语言,要简明、具体、全面,让人一眼就知道要研究的内容。b. 该课题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模糊不清,界定不明确,或者说是问题太笼统。课题的严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够。 建议:可改为 农村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的实践研究,29,一个问题除了要符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应该对问题进一步分析 。分析可以从定性(或叫质的分析)和定量(或叫量化分析)两方面进行。,30,2. 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一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导学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使用研究(XXX) a. 什么叫导学案?导学案包含哪几

16、部分结构? b. 什么样的导学模式才是优化的?研发出来的导学模 式有没有优化的必要和可能性? c. 现在实施导学案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是否有 促进作用? d.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是不是普遍存在可以进一步 提高的可能?,31,3.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导学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使用研究(XXX) a. 什么样的生物导学案质量才算是高的?如何测量和确定? b. 究竟有多少教师使用导学案后的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是高的?他们属于哪些层次的教师群体?所占比例有多少? c. 有多少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属于哪些层次的教师群体?所占比例有多少?,32,4. 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和组合,导学案在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