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71377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精讲导学 巧练激活,主题1 生物的特征,【解读】 (1)考查某一物体是否是生物,就看它是否具备上述七个特征,如果具备就是生物,如果不具备或只具备某些特征,那就不是生物(病毒除外)。 (2)病毒也是一种生物,只有繁殖这一特征。,【易错提醒】 呼吸:动物能呼吸,植物也能呼吸。 生物判断:能运动或生长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机器人能运动、钟乳石能生长等。 排泄:植物也能通过呼吸、落叶等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结构:不能说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示范题1】图示刺鲍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这一现象说明( ) A.动物能够运动 B.动物遇到危险能形成

2、刺球 C.鱼类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D.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思维流程】,【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主要特征。“刺鲍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是生物对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主题2 生态系统 1.组成:,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1)调节特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反之,则容易被破坏。 (2)数量变化。 短时间:某种动物的数量减少或增加,其捕食的生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长时间:某种动物的数量减少或增加,其捕食的生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或先减少后增加,最后都趋于稳定。,【易错提醒

3、】 生态系统:是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缺少哪一部分都构不成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流动: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减。 自动调节能力永保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示范题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青蛙属于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部分)。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_ 。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 。 (3)生态系统受

4、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思维流程】,【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鼠、 鸟、蝗虫、青蛙、蛇、猫头鹰。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应 有分解者(细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2)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 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求出每个分支上所 有食物链条数的和。书写食物链格式是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 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即:水稻鼠猫头鹰、水稻

5、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鼠猫头鹰。(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1)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5 食物网 水稻鼠猫头鹰 (3)自动调节,【变式训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A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6、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B项,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只是一部分消费者,还缺少生产者、其他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项,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项,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主题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要点图示: 2.图示解读: (1)环境影响生物: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2)生物适应环境:生物都

7、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3)生物影响环境: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绿色植物能提高大气的湿度,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等。,【易错提醒】 环境:生物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生物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类生物和同类生物。 同种生物之间有合作关系,也有种内斗争关系。,【示范题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蚯蚓能疏松土壤 D.鼠妇生活

8、在阴暗的环境中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各选项,提取信息,正确作答。选项A属于环境中缺少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选项B属于环境污染造成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选项D体现了鼠妇对环境的适应。,【示范题2】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开花,【思维流程】,【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诗文和谚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诗文和谚语的含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生物亲代与子代

9、的相似现象,属于遗传现象,不是变异现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被分解者分解,回归自然,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描述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温度影响植物的开花。,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思维激活】 同学们都喜欢机器猫,其形象栩栩如生,可它是生物吗?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一、观察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观察所用到的仪器:放大镜、_、显微镜等。 2.观察所用到的工具:录音机、_、摄像机等。 3.观察要求: (1)目的_。 (2)全面、细致和_,

10、及时_。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_和_。 (4)积极_。,望远镜,照相机,明确,实事求是,记录,计划,耐心,思考,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特点: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_。 (2)举例: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_、_和_; 海豚_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 (1)特点: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呼出_。 (2)举例: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营养物质,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捕食,氧气,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特点:生物能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多种_排出体外。 (2)举例:人出汗,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特

11、点:生物能对外界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_。 (2)举例:含羞草叶受到_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特点:生物体能够_。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 就开始_下一代。 (2)举例:种子萌发,鳄类产卵,蘑菇_。,废物,反应,碰触,由小长大,繁殖,生长,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特点: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有很多_的特征,也 有_的特征。 (2)举例:种豆得豆,同一株碧桃上的花有白色的、有粉色的 等。 7.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构 成的。,相同,不同,细胞,【关键点拨】 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式: (1)直接用肉眼。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

12、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4)有时需要测量。,2.生物的判断依据: (1)是否具有生命现象。 (2)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 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包括营养、呼吸、排泄等。 能够生长和发育。 能够通过繁殖延续种族。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探究提升】 1.王小明想探究一朵桃花的结构,他应该用什么方法? 提示:观察法。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发绿的江水中到底有没有生物,王强和刘刚两同学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 提示:可取一滴江水滴在玻片上,

13、借助显微镜对其观察,可辨别江水中是否有生物。,3.举例说出人体怎样排出体内废物,植物怎样排出体内废物。 提示:人体呼出气体、排出尿液、出汗。植物落叶。 4.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说明理由。 提示:珊瑚虫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积在一起形成的,不具有生命的特征。,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思维激活】 同学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你知道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校园中的生物种类?,一、调查 1.调查:是_常用的方法之一。 2.举例:_、_。 3.注意事项:首先要明确_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 的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

14、果要进 行_,有时还要用_进行统计。,科学探究,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调查目的,调查方案,整理和分析,数学方法,二、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1.目的要求: (1)了解、记录调查中看到的_和它们的_。 (2)尝试对调查的生物进行_,初步认识_, 以及_。 (3)初步学会做_。 2.材料用具:调查表,笔,_,_,照相机等。 3.方法步骤:选择_分组设计_调查 _整理。,生物,生活环境,归类,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调查记录,望远镜,放大镜,调查范围,调查路线,归类,4.注意事项: (1)设计合适的_。 (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3)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

15、境。 (4)注意_。,调查表,安全,三、生物的归类 分组讨论完成下表:,植物,动物,其他生物,陆生生物,水生生物,作物,宠物,【关键点拨】 1.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观察某个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调查法: 通过某项调查,比如调查表等的形式得出结论(例如:调查某种遗传病)。 (3)控制变量: 研究某一方面对实验的影响(注意单一变量原则)。,(4)分析比较: 通过几组实验数据相比较得出结论(比如控制变量之类的题目)。 (5)抽样检测(注意随机性): 选取部分实验项目进行分析来估计总体(比如:调查某地某植物密度)。,2.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对于同一种生物,分类标准不同其归类也不同。比如小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属于植物,按照生活环境归类属于陆生生物,按照用途归类属于作物。,【探究提升】 1.人口普查任务繁重,能否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减轻工作量? 提示:不能。抽样调查是针对要调查的对象范围过大,不可能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