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05664 上传时间:2017-04-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2010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医药行业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并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医药经济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医药行业进入 07年以后,不仅销售收入实现了 26的平稳增长;更重要的是,销售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收入增幅接近 25 个百分点,达到 48.74,扣除投资收益之后的增幅也在 35左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领域的是药品的特殊性、专营性以及国有主渠道作用,因此这一领域一直由国有企业垄断。但随着 2005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允许外国企业从事全方位的销售服务,包括药品的采购、仓储配送、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这将会对我国传统的医药批发、

2、零售运作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将面临世界级巨头的挑战。虽然我国医药行业通过全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医药商业的管理体制将日趋完善,管理能力渐步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体制改革,逐步朝着企业集团化、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药企业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但在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矩:1、营运手段较为始。目前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普通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据行业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

3、售额的比重达 10以上(详见后面调查数据),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 2.6;医药商业纯利润率仅有 0.72,全美医药批发商利润率为 1.55。在 2007 年度全国物流统计调查显示:2006 年物流费用增长 11.2%,物流费用增幅比销售额增幅、货运量增幅都高。物流费用率为 12.33%,比上年上升 1.17 个百分点。从物流费用构成来看,2006 年医药及器材零售行业运输费用 55.64%,比上年上升2.23 个百分点,利息费用合计占物流费用的 3.41%;另外,仓储费用1.4%,管理费用 34.4%医药零售行业物流有关指标汇总情况 (单位:%,千元/吨)指标 2005 2006 %

4、物流费用率 11.16 12.33 1.17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53.41 55.64 2.23仓储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1.48 1.41 -0.07管理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35.57 34.39 -1.19利息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3.85 3.41 -0.45配送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1.15 1.29 0.142006 年医药零售行业物流费用构成2、物流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采用的分销模式为多级分销形式。即处于区域核心城市的一级大型医药物流批发商凭借其强大的储运能力向所覆盖区域的地、市、县二、三级医药批发商销售,地、市、县医药批发商凭借其具备配送能力和掌握的区域客户资源在

5、当地向医院、诊所和药店等终端零售商进行销售。在此基础上还存在面对城区的中小型区域仓储配送形式、面对医院的区域性纯销形式、面对单一产品的招商代理形式等其他类型。 可以看出,多级分销模式的效率不高。从一级批发商到最后的门店,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不可能很快把药品迅速、准确、及时、低成本的送到对应的门店或终端客户;其次,多级分销模式因中间环节过多,使一级批发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及时了解终端市场的真实需求,无法给采购提供准备的决策数据,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提供门店或终端客户需求的药品和相关增值服务;另外,各级分销商因技术和相关资源有限,在对门店或终端客户进行配送作业时,主要依赖人工处理,使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

6、高。3、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和粗放。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大都以具体业务操作为主要方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初步建立局部支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业务支持系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有待今后逐步导入和使用。二、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在医药行业的应用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巨头的报挑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整合和规范,医药企业的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物流运作方式从传统的批发企业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寻求各种措施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

7、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信息和知识共享、合作关系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整个医药供应链伙伴将寻求更深层次的整合。他们开始交换某些决策权、工作职责和资源,以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开拓市场。供应链上的某一个伙伴可能处于更适合的位置来执行某个通常由另一个伙伴拥有的决策权。如果把这个决策权从这个合作伙伴转给另一个更适合的合作伙伴,那么整个医药供应链的效率将得到改善。对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来说,要获得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而加强与其在同一条供应链上的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的联盟来实现,且须比供应链中其他成员更好地担负市场功能,在运作上做得更好。在以前,由于地、市、县二、三级医药批发商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都有自己的

8、库存控制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且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彼此独占库存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需求信息的扭曲和时滞。需求的逐级放大同时导致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库存的异常波动,这对整个供应链效率和响应速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从消费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对物品品牌的迷信度越来越低,物品之间的品质差异也越来越小,因此当要购买的品牌缺货时,会马上以其它品牌代之。所以,门店里都尽可能的销售畅销物品,库存数量最好是不太多,又不会缺货。因此,就会要求多品种少批量的订货及多频度的配送,也就要求配送中心能对门店或最终用户快速反应处理订货及出货。作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现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应运而生,医药物流建设不

9、再是从前简单地租借或自建仓库,追求短、平、快的投机操作,而是从一般传统型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式发展。现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克服了下游企业自身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由于地、市、县二、三级医药批发商原来的自营库存管理系统往往因为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而严重滞后,无法降低成本,制约了其业务的发展。与此相比,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在对医药营运与管理方面更有经验,更专业化。这些物流配送中心在医药物流中作用极大,它们可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货开单、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统

10、一管理。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也提高了医药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1、信息流与物流有机结合。医药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它涉及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如何保证配送的正确率是一个主要问题。在物流行业总体发展趋势下,医药物流技术也正在从人工为主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使用电子信息技术,药品交易行为从单一的柜台式销售向柜台与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相结合的形式发展,使信息流和物流有机结合,提高反应速度,并大大提高了配送的效率和正确率。2、作业自动化、无人化。大量自动化物流装备的应用,如自动化立体仓库、高速分拣机、电子数码辅助拣选系统、各类自动传输设备和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大大降低差错率、提高劳动效率。由传统的人工物流

11、向自动化物流的转型,是医药物流升级换代的方向。3、空间利用率最大化。高层货架,特别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应用,使空间利用率得到很大提高,降低了单位货物的存储成本。4、服务质量优质化。现代化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服务品质:降低交货时间;提高交货频度;降低缺货率、误配率;紧急配送、假日配送;流通加工。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使物流运作方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成为可能。现代医药物流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上游企业)和药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销商(下游企业)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网络。在这个联盟内,制造商、物

12、流中心、零售商等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分工,面对最终市场的需求状况,在生产品种、供货数量、供货时间、供货方式等方面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流通体制。总而言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医药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仓库面积、节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三、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方法1、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物流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机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配送中心的建设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所以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

13、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中,要注意研究配送中心的 7 个规划要素:E、I、Q、R、S、T、C。E 代表 Entry,指配送的对象或客户;I 即 Item,指配送商品的种类;Q 代表 Quantity,指配送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R 即 Route,指配送的路线;S 即 Service,指物流的服务品质;T 即 Time,指物流的交货时间;C 代表 Cost,指配送的成本或建造设施的投入。目前流行的 EIQ 分析方法,就是利用E、I、Q 这 3 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提供依据。配送中心

14、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规划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见图 1 所示。应从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等 3 个方面进行规划。物流系统规划包括设施布置设计、物流设备规划设计和作业方法设计;信息系统规划也就是对配送中心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运营系统规划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作业标准和规范等的设计。通过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2、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程序配送中的系统规划程序见图 2 所示,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包括:筹划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方案评估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等五个阶段。3、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筹划准备阶段配送中心的筹划准

15、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计划开始与组成:企业在规划设置物流中心计划的过程中,原有组织架构与人力在业务范围、技术背景与执行权责上通常不易有效地运作,故成立物流中心筹备规划委员会或物流中心筹备小组等项目组织,为一般常见的执行模式。就企业经营者而言,在决定检讨筹设物流中心时,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应是决定项目的设立与成员的组成。成员的选定可考虑由企业内秘书处或企划处等性质人员召集,或由高阶经营者决定,参与成员应含括相关部门主管或成员,并由高阶经营者担任总负责人。 基础规划资料的搜集。物流中心系统规划基础资料的搜集包括以下内容:(1)现行作业环境资料的搜集:基本营运资料、商品资料、订单资料、

16、物品特性资料、销售资料、作业流程、事务流程与使用单据、厂房设施资料、人力与作业工时资料、物料搬运资料、供货厂商资料、配送据点与分布等。(2)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营运策略与中长程发展计划、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品项数量的变动趋势、可能的预定厂址与面积、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附属功能的需求、预算范围与经营模式、时程限制、预期工作时数与人力、未来扩充的需求。 系统规划策略目标的制定:在完成筹设系统之基础资料搜集及初步分析后,则需逐步确认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方针,主要的系统目标订定包括两个阶段:物流中心定位与策略功能制定和计划执行目标制定。2)总体规划阶段在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阶段,需要对配送中心的基础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配送中心的规划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功能和流程的规划、区域布置规划和信息系统的规划,根据规划方案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投资预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等。配送中心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