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4821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日照高三模拟)1834年,在与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有关往来文书、通商等问题的交涉中,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这表明卢坤()A对西方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B已经摆脱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C夸大战争威胁为妥协制造借口D认识到中英差距产生防范心理D根据材料“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

2、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可知,早在这一时期,清王朝中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中英之间的差距,产生了相应的防范心理,故D项正确。2(2017太原高三模拟)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C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对外开放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人能否入城与国家主权无关

3、,故B项错误;中方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消极抗拒南京条约,故C项正确;根据南京条约,在通商口岸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D项错误。3(2017福建高中毕业班质检)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A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的意识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布里并非地主阶级抵抗派,故A项错误;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的表现是闭关锁国,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题目牵涉的协定关税并非最惠国待遇,故C项错误;协定关税侵

4、犯了中国的关税主权,而清政府的官员却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体现了其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故D项正确。4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A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B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D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清政府按照近代外交规则和美国进行交往,

5、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美两国平等外交往来不会实现,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清政府按照近代外交规则和美国进行交往,按照国际惯例和外国交往,不能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故C项错误;清政府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近代外交规则,故D项正确。5(2017盐城高三模拟)“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进程B清政

6、府已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D“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清政府没有彻底放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表明清政府外交衙门的建立是被动的,故C项错误;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名称上看,衙门体现了封建性,总理各国事务体现了殖民地的特征,故D项正确。6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

7、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B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C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D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C材料的时间是1875年,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对外自主意识增强,只是说明反对外来的侵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体现了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领事裁判权,故D项错误。7威海卫战役时,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

8、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便之所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躋夫实效?”日本之辞或有幸灾乐祸之意,但其语也在客观上反映了()A当时清朝军纪松弛B当时清朝吏治腐败C当时清朝教育落后D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C当时清朝军纪松弛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当时清朝吏治腐败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清朝教育落后,故C项正确;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8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中间跨越50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

9、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D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故A项错误;甲午战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近代化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成为当时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并非“重大变化”,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戊戌变法,故D项正确。9(2017郴州高三质检)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

10、”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忧虑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俄入侵我国,对中国的边疆、沿海均造成威胁,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是工具,关键原因是“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0(2017淮南高三模拟)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

11、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A实现各国利益均衡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C平息列强在华矛盾 D扩大美国在华利益D该政策是美国提出的,不可能是要实现各国利益均衡,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这个政策也是对中国的瓜分,不是要维护中国主权,故B项错误;平息列强在华矛盾不是美国的本质意图,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之前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时没有赶上,这样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而

12、获得美国商品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故D项正确。11(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租界拥有享有独立行政权力的工部局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市政管理运转良好。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对租界分析错误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B租界的存在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危害C为保障国人生活的安全舒适树立了榜样D作者对租界市政管理的赞美体现其立场C材料反映出列强以西方文明管理上海租界市政,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

13、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租界的存在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租界只是为保障洋人在华生活的安全舒适,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纽约时报作为西方媒体,对租界市政管理的赞美体现其为殖民者辩护的立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2017湖北高三联考)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

14、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太后赶出了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攻下北京,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慈禧还不是太后,故B项错误;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她不可能被赶出皇宫,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将太后皇族赶出了北京城,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奕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将条约的这一内容转化为中国法律,予以颁行。咸丰帝降谕:“所有一切章程,必须按照条约,与之妥为商定。”随后在奕

15、所定长江通商章程的基础上,清政府颁布了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并一再修改。此类章程虽属中国法律,却不能自主颁行,须与各国商议,取得同意。摘编自郭卫东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材料二乾隆时期正式颁布的大清律例是清朝的基本法律。其中有“略人略卖人”条目,对拐卖人口订有详细条例。由于中国法律不能有效地约束外国人,所以在中外条约订立过程中,中方代表努力将大清律例的这一内容写入中外条约之中。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招工,同时为“保全”华工,限以“华民请甘出口”的条件、随后中西和好贸易条约规定:“不得收留中国逃人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如有此类情弊,一经中国地方官知会领事官,“即行查出送还中国完办,不得拘留。”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外条约对中国法律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