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656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日本汉语文化教材里的交际文化一、日本的汉语文化教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各位学者的研究,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分为两类,即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和专门的文化教学。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仍以语言教材为依托,专门的文化教学则需要专门的文化教材。笔者所研究的文化教材是指以文化内容为依托,辅助汉语教学为目标的教材。根据笔者在日本的统计发现,限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等条件,日本出版的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教材大多集中在中级水平,并且日本也未有

2、一个编写标准,所以编者在编写文化教材时仍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主。因此,文化内容的选择显得主观性较强。二、关于交际文化的研究张占一1首次提出从功能角度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类。“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出来的人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我们就称之为交际文化。”当然,其中也不乏反对这样划分的声音。周思源2在肯定提出交际文化的贡献之外,又提出了自己的批评。他认为,交际文化的范畴迅速扩大,加

3、之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的相对性和可变性,本身从分类学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而且,交际文化的可变性又会对知识文化造成挤压。同时,针对交际文化需要进行一对一对比分析的提法,他认为,如今的班级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想要一对一的对比并不现实。而针对周先生的质疑,张占一先生又作文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在对交际文化如何分类的问题上,许多学者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赵贤州3曾将交际文化分为12条,陈光磊4支持把文化因素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又借汉语的语法系统、语义系统和语用系统三个方面,把“交际文化”下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孟子敏5在大量统计材料到基础上,大致将交际文化进行了划分。比较而

4、言,孟子敏的划分相对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更权威的划分标准,所以我在研究中采用这种划分。孟子敏的划分如下:三、本文研究对象笔者共选择了6本日本汉语教材市场上流通的汉语文化教材做为研究对象。分别是語日中暮文化中国文化散歩新中国国!日中12景中国知中国語中級大学生現代中国12話。这些教材大都是出自日本的大型出版社,如白帝社,朝日出版社等,并且是出版社的好评教材,教材使用率高,有较好的反响,而且编者在汉语教学界都十分出色,在自己的领域里都非常有建树。因此,笔者选择了这几本教材来进行研究。四、对教材中交际文化内容的分析六本教材交际文化内容的选取根据孟先生的划分,笔者将这六本教材里出现的

5、交际文化内容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依据表格,总体上来说,各个教材或多或少地都涉及到了部分交际文化内容。有的教材涵盖面很多,如中国国!涉及到了10项之多。而有的教材涉及较少,如日中12景只涉及到了文化词和日常生活两项。其中敬语,礼貌与非礼貌,委婉语,比喻用词,问候,体态这六本教材则都没有涉及到。称谓、招呼语、文化词、和社交礼俗则都有三本以上的教材涉及到。现将六本教材里在三本教材以上出现过的交际文化里所涉及到的具体项目进行统计。由上表我们能看出,6本教材里有超过三本的教材涉及到了称谓、招呼语、文化词和社交礼俗这四项。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怎么去称呼对方。根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日本这几本

6、教材关于称谓的涉猎是很全面的,基本上涉及到了称谓的各种形式,同时对每种称呼也都有很详细对解释,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人的称呼形式以及和中国人展开交流是有很大的帮助。招呼语既涉及到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打招呼方式,如“吃了吗?”“干嘛去?”也涉及到了一些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打招呼的方式,如“你好”“早上好”等。由于日本的文化教材大部分的内容都和当下的文化有关,涉及到中国文学、古代文化的内容则相对较少,所以这几本教材里涉及到的文化词,大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使用的俗语和歇后语。明白一个国家的社交礼俗,会给交际减少很多的阻碍。通过统计可以看到,这几本教材里涉及到的社交礼俗都是和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怎么送礼

7、,怎么请客,怎么去别人家做客,等等。总结根据上面两个表格的统计可以看到,日本的汉语文化教材对于交际文化的设置还是非常重视的。不仅涉及到了语言交际文化的内容,也涉及到了非语言交际文化的内容。同时,日本的汉语文化教材选择的内容大都偏向于现代文化,偏向于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所以教材对于中国社会变化的敏感度还是很强的,能够捕捉到时代的变化,既能涉及到一些传统的表达方式,也能纳入当代青年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将传统和现代紧密的连接了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目前文化大纲尚未出台,日本出版的汉语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也缺少一个标准,教材的编写多半是编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完成的。

8、因此,不同教材在内容联盟选择上的侧重点不同,所涉及到的交际文化也有很多差异,有的多、有的少、有的详细、有的简单。在交际文化的选择上还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也体现出日本出版的教材,编写者主观性色彩比较浓这一特点。五、余论关于交际文化的分类,很多学者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孟子敏先生在大量的统计基础上,对交际文化做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划分。但孟子敏先生也在自己的分类后讲到“内容可能是不完整的”。通过对日本文化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孟子敏先生的划分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在目前关于文化教材的研究里,很多学者认为,文化教材里的文化应该是活着的文化,应该以现代文化为主。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从现代文化现象里提炼出来的词应

9、该也可以归入文化词一类里。如以“族”为类词缀的一系列词,还有一些年轻人通过谐音的形式表达的一系列现象,如“海龟”“海带”等。其次,产生文化行为背后的文化心理同样很重要,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有一些特有的交际文化,可以说文化心理是交际文化的内核。日本的文化教材里曾提到中国人的婚恋观、禁忌隐私观念等内容,这些内容按照孟先生的划分很难归类,所以,笔者认为也应将文化心理的部分添加进去。六、结语从功能的角度,文化可以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中日两国虽然自古以来文化联系就十分紧密,但在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上仍有很多不同之处。如果学习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因此,在汉语教材里如何巧妙适当地体现这些容易产生误解的交际文化便显得十分必要。笔者选择了日本市面上流通的6本汉语文化教材,具体分析了教材里都涉及到的交际文化的内容,并对孟子敏先生关于交际文化的划分提出一些修改,希望能对以后专门针对日本的国别化的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以及文化大纲的出台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