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506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 摘要:教学价值观应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而 发展 ,本文在尊重思想 政治 教学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着重 分析 了思想政治教学文化价值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并试图探索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文化价值 具备 发挥 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活动应该满足教学主体的哪些需要。相应地,政治教学价值观就是政治教学活动和政治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政治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哪些需要。传统教学观

2、把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界定为知识、能力、 方法 ,诚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培养思维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首要功能。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三方面的价值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文化价值应该被提上日程。正如世界著名 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意味着领略思维之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 文化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在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拓展文化视野,也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了文化素质。一句话,思想政治教学如果能充满文化气息,不仅能拓展本课程

3、的价值,也能增强本门课的吸引力。 一、思想政治教学具备文化价值 第一、从教材的特点来看,传统的政治教材语言过于专业化,课文形式单一、刻板,甚至“板着脸”讲道理,缺乏文化气息。课改之后的新教材明显不同:首先,教材本身充满文化气息,是美的存在方式。 内容 上力求符合思想性、 科学 性、 艺术 性的要求,即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呈现方式上讲究艺术性,图文并茂,版面活泼,使教材人性化、生动化,具有亲和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次,教材的语言风格新颖活泼。语言简约,但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活泼,丰富多样,不呆板、不僵化,但富有情感、蕴涵哲理,有大量的格言警句,包含

4、了生命意义、青春价值、人生哲理等。所以,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学已今非昔比,绝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 的传播,也不仅仅是专门的德育课,而是充满文化气息、人文精神的园地。 第二、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 社会 经济 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多层次人才。 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 问题 。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内涵无疑顺应了这一要求。第三、从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来看,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

5、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复习时学生背要点, 考试 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 学习 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果能增加文化内容,诸如成语接龙、诗歌朗诵、演讲、辩论、社会调查等,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艺术性和吸引力,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文化价值 第一、树立“大文化”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

6、然趋势,但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严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的倾向。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日益浓厚,人文属性渐趋模糊。所以,思想政治教学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为素质教育营造一篇充满文化气息的芳草地。作为文科教学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心理、 法律 、经济、 哲学 、政治等多方面,如能在每一环节渗透文化教育,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第二,积极挖掘教材,寻找文化渗透的切入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深刻的文化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在讲授高一教材中的“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

7、课 内容 时,从文化角度看,人类的 经济 活动又是一种人文活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自由、诚实信用等原则,实际上介于伦理道德的范围。如何处理好经济 发展 中的诚实与信用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的 社会 思潮。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 问题 : 目前 我国最缺少的资源是什么?答曰:信用。信用,即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信用是一个人、一个集体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是叩开社会大门的通行证。古往今来,诚、信二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和行为指导。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季布列传也记载:楚汉名将季布以不轻然诺,严守信义,为世人称道,故有“一诺千金”的美誉。即便

8、是过去的商人,也常在店堂里高悬“童叟无欺”、“真不二价”的招牌,以示承诺。不少人视信誉为生命,将之看得比金钱还重要。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毁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在招生 考试 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凡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教育 内容,因而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 分析 ,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这种处理不仅达到了对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解决、正视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基本达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第

9、三,运用多种教学 方法 ,增强课堂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学中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 政治 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 学习 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思想政治课文内容结构严谨,条理

10、清楚,本身就是学生阅读的范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做些指导,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课改后的试题也有小论文的写作,重视课文的结构分析,无论对写作小论文还是做其他非选择题都大有裨益。再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诗歌朗诵激情洋溢,演讲辩论不乏精彩,主题探究有趣实用如果再加上讲授、启发、讨论等多种方法,整个课堂一定会兴趣盎然。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文化价值不但不 影响 它的德育功能,而且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很有帮助。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