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933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中国传统茶文化VI设计的延展性的研究一、文化理念几千年来中国茶文化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包含着深厚的学术修养与扎实书写技艺,以及客观全面的艺术鉴赏能力、独特又基于人文审美的情趣。“茶言观色” VI设计旨在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相结合,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特色。二、灵感来

2、源、成语“察言观色”“察言观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发现人脸所表现的各种表情,每一种表情代表着一种情绪.而每一种情绪能反应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标志 “茶言观色”由“察言观色”演变而来。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将“茶言观色”这四个字的形表达出来,结合着中国书法,隐喻着中国茶文化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一样,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水芙蓉莲花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花中君子,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源

3、,标志采联盟用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以文字为主,图形为辅。、喜怒哀乐与望闻问切喜怒哀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从“身心五行”解读“喜怒哀乐”,常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标志采用主标识与辅助标识结合,辅助标识中“喜怒哀乐”与“望闻问切”结合。、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

4、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三、具体设计分析、标志图形的设计1.该标志 “茶言观色”字由“察言观色”演变而来。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将“茶言观色”这四个字的形表达出来,结合着中国书法,“茶言观色”别有意味。隐喻着中国茶文化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一样,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特色。2.采用图形与文字巧妙结合的设计方式。以文字为主,图形为辅,参照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大量的留白,让观者的思想在广阔的空间自由的驰骋,意境不言而喻。3.标志采用主标识与辅助标识结合,辅助标识中“喜怒哀乐”与“望闻问切”结合,使萧氏集团系列花茶的主题更有意义。标志的设计思路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出发,将汉字“茶言观色”图形化,图形创意来

5、源于成语“察言观色”。 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将“茶言观色”这四个字的形表达出来,结合着中国书法,“茶言观色”别有意味,隐喻着中国茶文化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一样,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符号。、标准色的设计标志标准色以黑色、蓝色和红色的组成。黑色,它可以很庄重和有高雅,而且可以让其它颜色突显出来。红色,是热烈、强有力的色彩,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蓝色,尊贵之上的代表词。应用部分的设计应用部分的设计可以统一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理念力度,促进企业理念的宣传力。笔者在名片、办公用品、系列标签等都做了统一的设计。VI设计主要由标志包括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字体和色彩组成,除此之外,还有“第五部分”由我们设计者来发觉。比如在此次设计中笔者选用具有质朴气息的纸张,既符合茶叶公司的气质,又能在传播中让他人通过感观来深层次地感受它。它不仅仅是指印刷纸张的选用,其概念要比我们理解的广泛得多,它可以是任何视觉元素,如一个概念、一个触感、一个氛围或一种特殊效果等等。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