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630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二语文:5.3祭十二郎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生在世,离合聚散,甚至生离死别本 是常事。可是,逝者已矣,却会给生者 留下无尽的哀思和悲痛。 这种哀思和悲痛绵绵于千年之后。今天, 我们依然可以在韩退之的“绝唱”之文中触摸 得到。 此文就是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韩愈,学习目标,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

2、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背景介绍:,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题解,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

3、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体,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的- -同志是- ,- 年- 月生于-,在 度过了他- 时代,

4、并在-年- 毕业后的他,从事- 工作。为了- 的需要,- 年- 月,他去。不幸于- 年 月- 日 ,离开了我们,年仅- 岁。 -同志在工作上,他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并多次为他人排忧解难,对同事的事情认真对待。他的随和、热情,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同志不仅对工作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家庭的关心负责,同样让我们敬佩。他热爱他的家庭,爱护他的妻子,关心他的孩子,无论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朋友都把他当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他重义气、重友情,他可以为朋友奉献一切。 现在,他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震惊、悲痛。我们为失去这样好的朋友、这样好的同志而悲痛,为他的家庭失去这样好的丈夫、这样

5、好的父亲而惋惜!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 同志未做完的事业。 同志安息!,祭文示例,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带感情的朗读全文,梳理主要字、词、句的意思、特点,给下列黑体字注音,闻汝丧 不省 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丞相薨 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相 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

6、,(),(),(),(),(),(),(),(),(),(),(),(),文章结构,祭文的开头文字,固定形式。 交代写祭文的时间、情况及致祭的对象。,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要点归纳,一、重要虚词 其: 1、其后四年 ,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 2、止一岁 ,请归取其孥;人称代词“他的” 3、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人称代词“我的” 4

7、、呜呼!其信然矣!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 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其”,“是还是”,表选择关系。 6、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反问语气:难道,表选择关系,其他虚词 1、乃:季父愈闻汝之七日 ,乃能衔哀致诚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东野与吾书 ,乃问使者 (才) 2、始:汝之子始十岁 (才,刚)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初次) 3、抑: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或者) 4、比:比得软脚病 ,往往而剧。(近来),5、然: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虽然 ,吾自今年来, 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这样) 6、而: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如果,表假设) 其无知 ,悲不几

8、时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并且,表并列) 比得软脚病 ,往往而剧。 (表修饰,“往往”是“剧”的状语) 吾年未四十 ,而视茫茫( 却,表转折)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 ,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因而,表原因),二、重要实词,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心意) 使建中远具时羞(备办)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谋生) 请归取其孥(家眷) 吾去汴州 ,汝不果来(实现) 将成家而致汝(安家)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骤然) 吾不可去 ,汝不肯来(离开职守),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悲哀) 未可以为信也。(真实)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继承家业) 不克蒙其泽矣(能/继承/福泽) 所谓理者不可推(天理、自然规律)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没多久

9、) 又可冀其成立耶(希望) 比得软脚病 ,往往而剧(严重),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墓地) 吾实为之 ,其又何尤(责怪、怨恨)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没有心思) 敛不凭其棺 (靠着) 窆不临其穴。(下葬),词类活用,乃能衔哀致诚,不省所怙,汝又不果来,莫如西归,而视茫茫,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然后惟其所愿,长吾女与汝女,名,诚意,动,实现,成为现实,名,父亲,状,向西,名,视力,动,继承事业,名,愿望,使动,使长大,名,尽头,名,灰白的头发;白发,三、重要句式,惟兄嫂是依。(只依靠兄嫂。“依”的宾语“兄嫂”前置。构成“唯是”格式,“是”起提宾作用。成语“唯才是举”、“唯

10、你是问”、“惟利是图”都是这种格式。) 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是做梦呢?还是传送的消息不确实呢? ) 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以上两句是选择复句,构成“其其”格式。),状语后置,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省略句,吾念汝从于东,吾,此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骈为散,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在叙述中抒发苦情与悲情。 整体上按“回忆往事-寄托哀思再回忆往事再寄托哀思”展开。,整体感知,一、此文与一般祭文的不同点在哪里?,二、追叙往事的情感触发点是什么? 由此分哪几个时段追述了哪些往事来寄托哀思?,

11、惊闻噩耗,追叙往事,寄托哀思,触发点,少时:,成年,相依-,相别-,相思-,相隔-,孤苦零丁、骨肉情深,聚少离多、悔恨自责,惊愕怀疑、凄苦悲伤,痛责内疚、沉痛之极,时段,事,情,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至情之文,千古绝调,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到高潮时

12、,则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如课文第5自然段。,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

13、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宽阔背景中处理,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三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如上,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微. 再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

14、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显出哀痛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是写祭文,不如说是诉衷情。,2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本文虽是直抒胸臆,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将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 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 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 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 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衬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 五是因为悲痛至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

15、此来摆脱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 最后,作者以“呜呼!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3借助文言虚词表达思想感情。 本文除借助叙事表达思想感情,还极其准确地借助虚词来表达感情。 如第5段:一开始连用3个疑问句,引起下文层层抒发极度悲痛之情。句中3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死的事实,反诘语气有力强化了作者震惊程度。接下去几句, 3个“也”“乎”合用,写出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相信但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5个带“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而信,不得不信,写出了作者哀痛不已心情。最后,作者无力摆脱悲哀,只好归咎到天、神、理、寿,表示出对这噩耗的万般无奈。 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的作用: 第一.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第二.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巩固练习,文学常识填空,1、韩愈,字( ),号( ),与( ) 一同为( )运动的倡导者。 2、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声情并茂的( ),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