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503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摘要:民办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制约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均衡发展的各项表征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办高等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策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截止XX年底,全国有民办高校658所,在校生万人,民办高校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办学与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双重优势,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高素质

2、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民办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失衡的现象,不仅导致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不公平现象产生,也成为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桎梏。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表征与公办院校相比发展不均衡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偏小,与高等教育发展整体规模不同步。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1999年为742万人,XX年达到1900多万人,增长倍;而民办各类在校生为万人,XX年为万人,仅增加%。民办高校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对集中的四大区域是我国万人民办高校最大的地区,已有10所以上万人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当地高等教育发展

3、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学校规模来看,相差十分悬殊。既有在校生达几万人的巨型大学,也有十几人或几十人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专业结构不平衡 民办高等院校偏重文科,主要集中在文科和个别应用性广泛的学科领域,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旅游、会计等专业,专业结构极度不平衡。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 从教师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居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占少数,最近几年有逐渐增多趋势;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和其他职称的比例大约为4:6;从年龄结构来看,两头大中间小,即新毕业和已退休的多,中年教师较少。供求关系不均衡 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表现出地区的差别,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对民办教

4、育的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高,平均在90%以上,高于全国高职高专61%的水平。而内陆省份的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困难,毕业即失业状况较突出。从全国来讲,民办高校的报到率有降低的趋势,退学问题突出。XX年北京民办高校计划招生16476人,实际报到14401人,占计划招生的%。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原因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社会上对于高等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高的的需求和差异性需求。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上述的不均衡现象是不合理的,造成这些不均衡原因来自于诸多方面: 第一,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社会接受度不高,很多学生和家长仍然受“公立最优”的观念的束缚,加之各地区政策不

5、同、政府和办学者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民办高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第二,从民办高校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还是不乐观,其中相当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待遇问题。第三,民办高等教育没有真正面对市场办学而是被动跟在市场后面跑造成专业设置的不平衡。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小、形式单一,难以适应个人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造成供求结构失衡。第四,在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许多地区的民办高校教师在人员编制、工龄、职称评定和评奖、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待遇。第五,缺乏法律保障。我国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但至今还没有一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正式国家法规,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完善和

6、资金的再投入,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策略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国家对民办高校一向采取扶持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宗旨就是鼓励、扶持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从长远看,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投入在所必行,当政府的扶持经费占到办学经费的相当比例之后,就能稳定办学经费来源,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政策法规层面来考虑,应及早谋划。民办高校享受“国民同等待遇”是彻底解决其地位平等问题的关键所在。应把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与对公办学校的投入以及改革教育投入制度一并考虑。参照国外的做法,对民办高校经费的扶持主要分为两块:政策性扶持和奖励性扶持。先从奖励性扶持做起,既易行又

7、体现导向作用,然后考虑政策性资助。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灵活机制 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引进、经费投入、内部管理、招生策略等方面。江西的民办教育在这些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例如,江西服装职院在服装专业开设了17个专业,几乎囊括了包括服装设计、营销、服务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江西蓝天学院凭借灵活的招生策略,年招生10000人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民办高校灵活机制的优越性。在今后的发展中,民办高校只有更好地利用这些灵活机制,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对

8、民办高等教育的巨大社会需求。为了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政府应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强扶持力度。在政策导向方面,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招生、教学、升学以及文凭的最终承认等给予扶持。对条件特别好的学校允许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的试点。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合理引导,向民办高等教育倾斜。在课程设置上压缩理论知识的比例,浓缩公共课内容,提高实践和实验课程比重,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鼓励学校与企业加强产学研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大力发展特色办学 特色、质量和效益是民办学校的生命。以“特色立校”、以“质量和效益强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民办教育的出路所在。市场经济条件

9、下高等教育的竞争,高校的办学特色已经成为衡量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鲜明的办学特色会给学校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促进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各方面条件均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应采取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将特色办学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以此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解决民办高校的人事权与教师政策 民办高校是否能够与公办院校具有同等的人事权,建立单独的人事户头制度,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政策焦点。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医疗保险、评优晋级、户口、档案、退休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存在明显差别,甚至成为了所谓的“边缘人

10、”。同是高校教师,同是从事培育人才的工作,却“人同命不同”。而这种问题解决的难处就在于传统的公办院校的人事制度也需要改革,需要引入聘用制。一个要改回去,一个却要改掉,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是在于“朝前走”,即寄希望于公办院校改革步子迈大,从而抹掉体制间的差异。但是,在此之前也得采取“权宜之计”,即先解决民办高校教师“无家可归”的现状,建立公、民院校教师间的合理流动,以公办院校的教师标准来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从而保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1范国睿.民办教育发展的保障与促进.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J.教育发展研究,XX,(7).2何佑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供求及其均衡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XX,(1).3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XX.4张博树,王桂兰.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念、现实与前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