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49319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灾害医学现状与思考,古人对灾的认识,灾災、烖、菑(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水火都是灾祸之源。) 灾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 。 灾害,因灾成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时彻底改变自然环境。 因自然因素导致的灾祸通常称为自然灾害;人的因素导致的灾祸形式多样,如战争、恐怖事件、核事故、工业灾难等等。,认识灾害,国际减灾委员会对“灾害”的定义:“灾害是一种超过受影响地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灾害”的定义:“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

2、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就可以认为灾害发生了。” 世界灾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的定义:当某事件或状况超过了当地的处理能力,需要请求全国或国际水平的外部援助时,则可定义为灾害。,认识灾害,有有专家统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吞噬了280万人的生命,受影响的人口多达8.2亿。 有科学家预计,在未来的20年,地球处于相对活跃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可能增加,传统的救护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灾害医学发展,灾害医学应运而生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

3、976年来自7个国家的急救与重症监护医生在日内瓦成立了Mainz Club,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和探讨急诊医学与灾害医学的学术机构,之后不久改名为世界灾害急救医学联合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 WDEM,这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害医学的开始。,认识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性损害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援、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各类灾害对人体的损伤规律,制定合理的卫生保障方案,动员必须的卫生力量,组成严密的救援网络,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能力,拯救灾区人民生命,最大程度

4、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尽快恢复伤病员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控制灾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认识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是介于灾害学与医学之间的学科,需要多学科介入,需要相关学科在灾害医学方面的融合与应用。 灾害医学由灾害卫勤组织指挥学、灾害流行病学、灾害救治医学、灾害医学管理、灾害康复医学、灾害心理医学、灾害基础医学多部分组成。 灾害医学的整体防御可分预警、防范、检测、诊断、防护、除沾染、现场救治与后送、院内进一步救治、康复、心理、基础研究等方面。 灾害医学帮助我们认识灾害及减灾的医学规律,更好防范和减灾,达到保护生命和健康目的。 灾害医学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正在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崛起,越来越

5、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对比与思考,与最先进的国家比较 看我们的差距,美国灾害救援体系,20世纪以来,美国共发生5次重大灾难事件,造成12021人死亡,分别是1900年德克萨斯州飓风、1904年纽约州河蒸汽船事件、1928年弗罗里达州飓风、2001年纽约华盛顿特区“9.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路易斯安娜飓风。 为应对日益增加的灾害事件,美国于1999年通过联邦应急反应预案,用于指引国内的灾害救援。 “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反恐紧急事件的处理极为重视,把人为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救援作为灾害应急突出加强的政府工作,在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紧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国家紧急事件处理系统(NIMS),进一

6、步加强灾害事件应对能力。 2003年3月,美国新成立了联邦国土安全部,其目标是确保边境和运输安全、保护国家主要基础设施。综合、分析情报,准备、培训、武装第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管理紧急情况。国土安全部下辖邦调查局、联邦紧事务管理署、环境保护署、移民局、海岸警卫队等22个部门。,美国FEMA,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是NIMS的主要核心部门,统一管理全国的防灾救灾工作,负责平战时紧急动员、民防、救灾等政策和计划的制定. FEMA共有专业人员2600多人,后备人员4000人。同时,FEMA在国内10个行政区设有分局,每个分局负责37个州的紧急事务救援工作。各州、市、都设立了紧急事务救援办公室,

7、并在各地配备了许多合作救援机构和地震、医疗、消防、交通等各种相应的紧急救援分队。如有紧急事件发生,逐级上报,直至总统,重大事件由总统发布命令实施指挥。 FEMA的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应付核进攻、核电站事故和核武器事故的准备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协调资源动员;确定战略和重要物资及其储备指标;支援州与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救灾准备、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对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等。,美国FEMA,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统管全国的各种灾害救援与应急事件,是一个直接向总统负责的独立政府机构,拥有数十亿美元的预算资金,

8、具有相当大的权力。 当特大灾害发生,超出地方处理能力时,经管理署评估鉴定后,联邦政府接受地方政府请求,由总统宣布为国家级灾害,管理署就灾情状况做出决策,20多个紧急情况及准备理事会的成员部门派代表到管理署的应急指挥中心,由管理署实施统一指挥,编组联邦救援队伍,协调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提供救灾资源,并随时向民众通告灾情变化。,美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行使灾害医学救援的职能部门是国家灾害医学系统(NDMS),其指导思想是在国内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或对外发生常规战争时,对大批伤员进行救治.美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统一的防灾救援领导机构,“军民一体化“救援模式,十分注重培训和宣传教育. 平时NDM

9、S的救援准备工作包括:灾害卫生救援计划的维持和发展、人员的训练和演习、特殊事件的处理、召开年度会议。NDMS的演习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地方层次,如联邦协调中心、NDMS医院、NDMS救援队、专科救援队的演习;另一个是国家层次,如军事紧急事件演习,以FEMA为主的应急灾害救援演习。 NDMS建立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救灾资源,提供确定的救援水平,协调各卫生救援机构的院外救援工作,协助降低卫生救援开支,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可以改进联邦政府灾害救援准备工作,包括动员与部署医疗队、卫生装备与物资供应的能力,提供伤病员后送系统的能力,提供确定性治疗的能力。 NDMS避免因太多层级的官僚体系而造成各个

10、部门相互扯皮、救灾工作效率低下。 美国的灾害医学救援系统可以统一协调军队卫勤力量与地方医疗卫生力量,并把军队卫勤力量作为国际灾害卫生救援的首选力量和国内灾害卫生救援的重要力量。,美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美国各地区的急救医疗系统特别发达,每个城市都设有一个急救医疗系统和几个创伤救治医学中心,每个急救医疗系统每天可处理100200例急诊患者,创伤救治系统正常情况下每天处理510例重症患者。这两个系统具有较大的储备救治能力,当大量伤病员发生时,可以处理平时3倍数量的患者,而且根据邻近地区之间的互相援助协议,在地方救援能力不足时,邻近地区的急救医疗系统可以提供救援人员和救护运输工具。 美国联邦政府在各州

11、、市、都建立了灾害医学救援培训基地。他们采取循环培训的方式,每年都对从事紧急救援工作的人员进行两级的强化培训,同时对一些自愿参加者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全联邦的应急救援能力。我国应当大力加强灾害医学救援的培训和宣传的力度,以提高专业化救援队伍的救援水平和国民的防范意识、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应本着“重点是把紧急事件的威胁度告诉每一位国民”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国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我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应急救援机构经常向国民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防范、形成了全民族共同应对紧急事件的强大合力。,我国灾害救援组织体系,我国灾害救援体系建立在国家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框架之下

12、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办事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工作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我国灾害救援组织原则,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13、的应急管理体制。应对法 分级负责根据: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其分为四级,即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1995年卫生部颁布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后,陆续公布4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

14、预案。国家灾害医学救援逐步走上正规和日常化。 其中灾害医学救援即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并据此作出相应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响应。,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各级卫生部门成立的专家组,承担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其中,各级医疗急救中心(站)、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

15、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员转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一、加强防灾救援领导机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重大灾害发生后,我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灾情数字不统一,政策不统一,指挥协调遇阻力,各为其主,各管一方。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统管全国的各种灾害救援与应急事件,是一个直接向总统负责的独立政府机构,拥有数十亿美元的预算资金,具有相当大的权力。当特大灾害发生,超出地方处理能力时,经管理署评估鉴定后,联邦

16、政府接受地方政府请求,由总统宣布为国家级灾害,管理署就灾情状况做出决策,20多个紧急情况及准备理事会的成员部门派代表到管理署的应急指挥中心,由管理署实施统一指挥,编组联邦救援队伍,协调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提供救灾资源,并随时向民众通告灾情变化。这样不致因太多层级的官僚体系而造成各个部门相互扯皮、救灾工作效率低下。,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二、建立“军民一体化”救援模式 受医疗卫生管理体制限制,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虽有各自的灾害救援应急预案,但多留于形式,与预案配套的后勤保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管理监督系统,特别是针对灾害救援的培训都十分不完善。 地方医院的日常任务是针对单个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医护人员有正常的轮休时间安排,平时很难抽出时间、人力、财力去参加灾害救援演练,很难做到平时和战时的很好结合。 部队医院在平时和战时相结合的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医院的一项重要日常任务就是卫勤保障,医院具有自己单独的战备库房、战备小组成员,医护人员接受过军事卫生勤务学、军事训练,平时定期参加组织野战医院训练和演习,定期参加大型军事行动卫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